车毅小说网

第43章 李世民:“以史为鉴!以史为鉴!你是不懂吗!”【2 / 2】

白色的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为治国是端水吗,这边多了一勺,那边又加一勺,发现加多了,再在这边补小半勺?

还别说,李隆基的权术平衡就是不停端水——

【唐朝西北有三个军区,分别是陇右、朔方、河西,唐朝在关东也有三个军区,分别是平卢、范阳、河东。】

【王忠嗣这个河西、陇右、朔方节度使下台之后,安禄山这个平卢军节度副使、范阳节度使便一家独大,如此不符合李隆基制衡之道,于是,他扶起哥舒翰,充陇右节度使,又扶安思顺充河西节度使。】

【此时,西、东二方军团势力再次达到平衡。】

【但是,安禄山在天宝十年向李隆基求兼河东节度使。】

【如果给了安禄山,西方军团里,安禄山的势力就会膨大,哥舒翰和安思顺无法抗衡。】

【但,李隆基有办法,他在天宝十二年给哥舒翰进封凉国公,加河西节度使、寻拜西平郡王。使他与安禄山相互牵制。】

【是以,西东两大军团又平衡了。】

刘禅仿佛看到两个塔,左边多一个塔尖,右边就盖一层塔尖,右边多一个塔尖,左边又盖一个塔尖。

盖来盖去,盖来盖去,两座塔越盖越高,也越来越摇摇欲坠。

刘禅满脸懵逼。

难道建起盛唐的人所用权术居然如此简单?他都看得出来塔会倒,那李隆基会看不出来?

刘禅想来想去不明白,不过没关系,遇事不决——

“相——父——”

诸葛亮:“……”

诸葛亮眼眶微微红了。

先帝在上,陛下还是想要上进的!陛下,之前是老臣不是,居然和你说让你去享乐,将一切交给太子的话!

陛下放心,既然陛下想学,老臣必然穷尽毕生所学!

诸葛亮亢奋起来。

刘禅在相父灼灼目光中缩头,弱弱地:“相父?”

怎、怎么了?是嫌弃他看这些有趣故事,还问东问西吗?

#追剧是不能聊剧情吗qaq#

诸葛亮咳了声:“臣给陛下解释解释?”

“好!”

“那李唐皇帝自然知晓,一直给予官职,总有一天会变成东西两方十分壮大,中央极为弱小如此模样。是以,他会等到一方势力首领声威显赫时,将其除掉,以声望略浅的将领顶替。”

比如,以当时还声明未震的哥舒翰、安思顺顶替王忠嗣。

这一手不能说是错误,甚至李隆基用得很好,好到王忠嗣、哥舒翰乃至安思顺,从未成为过他的威胁。

刘禅听到这些话,乐了。

于是在他的脑补中,那两座塔其中一座不再是摇摇欲坠,而是有只手,在它到一定高度时,“咻——”抽掉一层塔,等它又到一定高度时,“咻——”,再次抽掉一层塔……

真好玩!

刘禅:“那还有一座塔呢?”

诸葛亮:“塔?”

刘禅:“不是,是安禄山!那李唐皇帝为什么不换掉安禄山啊?”

诸葛亮:“……”

“排除安禄山是那皇帝私生子的可能。”诸葛亮在心里琢磨了一番:“或许是那位天子认为自己可以压制住安禄山。而且,压制一名权臣确实比压制两名权臣更轻易。”

专注压制一方势力,至于另一方势力,不停换最高首领就行。

天幕则继续播放画面——

【到天宝十三载,李隆基发觉不能再放任这些节度使下去,决定先西后东进行削藩。】

【天宝十三载各路节度使入朝,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在路上得了风疾,留于京师,家居不出。李隆基并未拿走他节度使之职,命他遥领两镇,又用自己一贯招数,令威望逊色于哥舒翰的将领裴冕领实权,控制河陇军。】

【而同年,安禄山察觉出李隆基削藩之意,害怕被留在京城,一路疾驰出关,回到范阳。】

【李隆基错失削东藩时机,待到天宝十四载……】

【六月,李隆基以其子大婚为由,召安禄山入京观礼,安禄山言有疾,拒绝入京。】

【七月,李隆基以‘朕新为卿作一汤,十月于华清宫待卿’为由,诏其入京,安禄山接见使者时,只是微微起身,不拜。】

哦豁,翻车了。

贞观。

李世民痛苦地闭上眼,仿佛看到堪比隋末的天下大乱将起。

仅以权术驭下者,终将溺于权术。

【安禄山此刻领范阳节度使,有兵九万一千四百人。】

【领河东节度使,兵五万五千人。】

【领平卢节度使,兵三万七千五百人。】

【而大唐十大军镇,共有兵四十九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