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201【2 / 4】

老胡十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分之一?”绿真来个高起点。

“你再猜。”

“莫非是一半?”

“你再猜。”春苗已经在憋笑了,她们家最聪明的妹妹哟,绝对想不到!

“莫非现在就翻倍啦?”绿真的声音也颤抖了。

“对,当初一块钱一股,现在市面上已经炒到两块啦,昨天最新股价是两块一,妹啊你赚了个倍啦!”

“哇哦!”崔绿真高兴的蹦跶起来,心头狂跳,三十万变成六十万啦,六十万诶!短短半个月时间居然就多出小三十万来,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姐我没做梦吧?”

以前觉着做皮包是暴利,现在才发现大错特错,炒股才是暴利中的暴利!她啥也没干,就能躺赚小三十万!

平静下情绪,春苗问啥时候帮她抛售换成现金,汇款到她户头上,这几天公司没啥事,她多的是时间出门帮她跑腿,顺便还能给她寄点儿海货,听说她周末会去胡家做饭吃。

然而,绿真却很肯定的说:“姐,我不卖,放着,我倒想看看它还能涨到多少去。”

“不卖?可市场行情不好说的,万一哪天跌回去……这不白高兴一场吗?咱们干这个,最重要是见好就收。”搞不好还会血本无归,她再次重申,股票不像银行存钱,银行利率再低至少不会为负,本金是能保住的。

崔绿真挺起胸膛,“姐放心吧,我有预感,它还会涨。”而且是一路涨,因为现在看好中国市场的人太多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才刚吹没几年,还不到“见好就收”的地步,过早撤退那叫浅尝辄止。

她小地精这次要率先当一次小富婆,她还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家里人看见她尝到的甜头,他们才会加入炒股大军。她最近虽然没过问持有股票的事儿,可她天天看报纸,又专门留意经济版块,发现不止甚至,上海也开始出现股票交易啦!

“妹,咱们让家里人也买吧?”春苗的想法与她不谋而合。

“除了国营企业,现在还有很多中外合资企业,咱们入股,把钱投进他们的股份公司里,以后光吃干股也能有不少收益,比存银行挣得多。”春苗非常肯定的说,她就是搞财务的,对这类信息非常敏感。

想起什么,绿真问:“那这跟胡叔叔在上海买股票认购证有什么区别呢?”

春苗顿了顿,“可以这么理解,基本没区别。”

她想了一下,怕妹妹听不懂,又进一步解释道:“本质差不多,但他以前购买的是倒腾过几手的,咱们国家还不允许流通的外国股,相当于是在灰色地带行走。”

而现在的股票,是被国家法律承认的,能上市交易的。

崔绿真懂了,难怪她以前还疑惑,明明大陆境内没听说哪儿有股票交易市场,可胡雪峰的钱却一千翻一万,一万翻十万,短短七八年时间,一个小小的厂长,不贪污不还愣是成了全国各地置业、北京四合院随便买的富翁……原来是以前留过洋,有人帮他在国外买股票啊!

胡雪峰的例子证明,这年代,干个体是挣钱,可实业终究没有股票来得快,来得疯狂。

“咱们每家人至少能拿出二十万,买了股票认购证就放着,等以后涨了卖出去,至少能挣一半。”当然,一半只是春苗的保守估计,她怕说实话会被保守谨慎的家里人认为是骗子。

崔绿真却是相信姐姐的,在她的幻象里,姐姐可是要掌管跨国公司的人哟!而且,她这躺赚的三十万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买股票绝对只涨不跌。

不过,她想得更远,“那挣到钱以后呢?”

春苗一愣,“挣到钱就有好日子过了呀。”

绿真摇头,什么算好日子?以前觉着能天天吃南瓜饼橘子罐头喝麦乳精就是好日子,后来觉着能搬出“小麻雀”就是好日子,再后来觉着能带领全家人致富干个体就是好日子……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境地,她们对“好日子”的定义也完全不一样了。

“姐,我想把咱们大河公司做大,做成涉足衣食住行行行业业的跨国大公司,大集团。”

“嗯?”春苗顿了顿,这话她不是第一次说了,不知道现在提起来是为什么。

“姐,一年之内挣到一千万,咱们就开大公司,把咱们国家的东西卖给外国人,

怎么样?”

一千万……现在整个大河商贸公司账上流动资金只有三百三十多万,半年之内流动资金翻三倍?不是资产翻三倍,而是流动资金,这……春苗艰难的咽了口口水,“这估计有难度。”

崔绿真想了想,小声道:“那就,翻两倍?”

“噗嗤……小丫头你野心不小啊,多少人一辈子也挣不到你们家的零头,你居然想一年时间就翻两倍,咱们不如计划计划,怎么去抢银行呗?”

姐俩都笑起来,是啊,要放几年前,谁敢想呢?

可现在,时代不同了,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只要大胆的解放思想,足够解放思想,多大的事儿都有可能成!

俩人说好,打算把公司账上的钱分三批,一百万不能动,以备批发市场扩建之需,一百万去上海买股票,一百万在深圳买。至于家里人,每家拿出个二三十万,凑凑也能有百来万,去哪儿买都不成问题。

甚至,为了了解上海的情况,绿真还专门给春晖姐姐打了电话,她在第一代律师事务所工作一年后,考取了上海的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今年刚上研二,正是忙得脚下飞起的时候。

春晖接到妹妹的电话很意外,没想到她也有买股票的想法!1984年开始,因日本新加坡经济飞速发展,带动整个亚洲地区的金融市场也是水涨船高,为了赶上亚洲发展的列车,上海滩时隔三十多年后再次开始发行股票,听说消息刚放出来,已经有人蠢蠢欲动啦!

当然,这才元月中旬,距离正式发售还有一段时间,内陆地区的人们,还听都没听说过呢。

“我正想春节时候告诉你们这个好消息呢,咋你消息比我还灵通?”

绿真得意的挺起胸膛,“我春苗姐说的!”躺赚三十万的事她决定先不说,留到最后作杀手锏。

春晖怔了怔,她跟春苗最近一次见面是去年春节,作为崔家最大一个孙女,她现在基本掌管了四婶家大河公司的财务,和黄外公一内一外,支撑着这个日渐崭露头角的民营企业……她一直以为,春苗姐大学毕业后会分配回阳城市,做个国营企业的财务什么的,没想到她居然不顾所有人反对,毅然决然跟当时还什么也不是的四婶一家干起个体户。

就是春晖妈,王二妹也没说念叨,惋惜这丫头心眼太实,记着四婶的恩,要报答四婶和幺妹情有可原,但也不至于搭上自个儿前程,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啊!

可事实证明,她当初的选择是对的,以大河公司现在的发展态势,不出三年,阳城市没有任何一家国营企业能与它匹敌!单说1984年全年,大河公司就是阳城市最大的纳税大户,纳税额已经达到市煤矿的三分之一,市纺织厂的一半!

这可是没有吃过任何实质性的政策红利的民营企业啊!它的起家就是一趟深圳行,就是在蛇口码头买了块地,跟每年享受几百万拨款的煤矿纺织厂比起来,这相当于是一个没爹没娘白手起家的年轻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