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章 001【2 / 3】

薄月栖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言一出,堂内猝然一静,姜离掀眼看过去,只见那说话的婶婶面露懊恼,显然也觉得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

简氏诗书传家,家风清正,薛琦年轻时也有才子之名,他得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简老太爷青眼,求其长女简娴为妻,曾是长安城一桩美谈。

二人婚后一年诞下薛泠,举家欢喜,然而自薛泠三岁被拐走,简娴一病不起,这十多年,长安再无这位主母露面的消息,又有几人记得她年轻时何种模样?

姜离眼珠儿微转,“舅舅,父亲,何时拜见母亲呢?”

薛琦道:“好孩子,父亲知道你医术高明,想早日见你母亲,看看她的病,但你安心,你母亲的病性命无忧,只怕惊扰,她这几日不安稳,这个时辰已用药歇下了,明日再拜见为好。”

回程途中,姜离便知简娴养病避世多年,但几番探问,简伯承夫妻却对简娴的病讳莫如深,多年来,长安城也不知薛氏主母怎么了,高门世家注重私隐也就罢了,可今日失踪多年的女儿归来,竟也早早歇下?

姜离看向简伯承,他也道:“你母亲需得安养,倒可先让弟妹们来拜见姐姐,长姐回来了,往后要姐妹兄弟和气同心才好。”

薛琦面上闪过一丝犹豫,很快硬着头皮道:“是,正该如此,来人,让韵竹带着孩子们过来吧——”

独守在门外的老管家应声,小半盏茶的功夫之后,堂门被打开,当先映入姜离眼帘的是位形容貌美的紫衣妇人。

简娴病重,薛家因忌惮简家不敢薄待,但多年来,薛府是由这位姚韵竹代掌内院,她本是东宫乐伎,在简娴嫁入府中次年被太子赏赐给了薛琦。

薛泠被拐的那年,她替薛琦诞下了一对龙凤胎,此时右侧那位杏眼桃腮的黄衫姑娘,便是她十七岁的女儿薛沁,其左十五岁的,则是另一妾室所生的次子薛澈,最后嬷嬷领着个六岁的锦衣男童,是四房独子薛灏。

三人进门见礼,姜离起身还礼时,往空荡荡的门口看了一眼。

简伯承皱眉道:“怎不见薛湛?”

薛琦道:“消息送去白鹭山书院,正遇上岁末考试,湛儿便未赶得回来,太子妃那边,信儿也早送去了,过几日我带泠儿拜见……”

简伯承摇头:“今日族内认亲,本不扰太子妃,但白鹭山书院回长安不过半日,且往年都是入了腊月才末考,今年怎提前月余?几府的伯叔长辈都能早早入府相候,他这个弟弟却挪不出功夫?”

薛琦尴尬道:“伯承,他虽早有才名,但去岁好容易才拜入荀山先生门下,明年就要入科场了,眼下正在紧要关头……”

姚韵竹也上前半步道:“舅老爷息怒,湛儿近来确是课业繁重,等他回来了,让他给大小姐赔罪……”

薛沁站在姚韵竹身后,袖中指节紧攥起来。

自记事起,她便是薛氏大房独女,再加上姚氏掌内院,她便似正经嫡长女一般,后来除了简家上门时提起薛泠,又有几人记得她还有个姐姐?

可如今薛泠回来了,她不仅有个官拜三品的舅舅,还是江湖上颇有名望的杏林圣手,这几日府里上下议论不断,甚至有贵女求医托问到了她这里。

薛沁知道,往后要不一样了。

她跟着求情道:“舅舅莫气,哥哥素来勤勉,前岁一篇《寒松赋》名动长安,才名堪比当年的裴世子,入荀山先生门下后更是废寝忘食,志在不靠荫蒙一举夺魁,他已苦学四月不曾归家,便是母亲过寿都喊他不必回来的。”

她仪态端华,神色诚挚,简伯承咽不下这口气,却也不好对个小辈发作。

薛琦知道难说得过去,便又道:“伯承,你也知晓的,太子妃无子,为今之计,只能盼朝堂上多些助力,但薛氏人丁凋零,有功名者更是寥寥,小辈之中,也只寄希望湛儿早日入朝将来帮衬几分,如今的确是万事以他科考为重。”

此言尚算恳切,简伯承虽任许州刺史,却也知晓东宫局势,便问道:“听说陛下很喜欢宣城郡王?”

薛琦冷笑,“的确宠爱李瑾,但到底比不上他那做皇太孙的亲哥哥,陛下如此,多是为了弥补当年皇太孙早逝的遗憾,当年定案后,东宫和广安伯府那么多人为皇太孙陪葬,可到底还是消不了陛下心头之怒,这几年陛下爱屋及乌,对宁家都看重不少,否则也不会早早升宁胥远为兵部尚书了。”

薛瑀也不忿道:“陛下忌惮太子势大,看重宁家,就不会提拔薛氏,大哥在中丞位子上几年了也难动,宁侧妃更不记当年兄长替他们发落广安伯的恩情,多与太子妃作对。”

薛琦轻嗤,“恩情?只怕还疑当年的事和太子妃、和薛氏脱不了干系呢,当年他们可是下足了功夫,奈何魏氏满门死绝,也未让他们找到证据。”

姜离静听半晌,至此处,眼底腾起几分阴翳来。

太子李霂纳有二妃,除薛兰时外,还有位出身将门的侧妃宁瑶,二人先后入东宫,薛兰时诞下一女后久无身孕,宁侧妃却在三年后诞下了皇长孙。

皇长孙被景德帝赐名李翊,其人天资不凡,极得景德帝喜爱,五岁便立为皇太孙,此举不仅是宁家的荣耀,更帮着太子李霂坐稳了储君之位。朝野有言,陛下在位年久仍是龙马精神,与太子早生嫌隙,若非有皇太孙受宠,储君之位或会易改。

变故发生在景德三十四年——

这年秋天,长安城突发瘟疫,皇宫内外严防死守,李翊却意外染了病。

用药三月后,李翊于除夕夜不治而亡,景德帝和太子震怒,一时之间,与宁侧妃不和的太子妃薛兰时,与太子相争多年的肃王李昀等人都成了怀疑对象,但彻查之下,却是身为太医令的广安伯魏阶落了个救治不力之罪。

最终的三法司会审由薛琦主领,严审半月后,魏氏被判株连重刑,满门抄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