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草成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秦王拿下魏国后,伐魏大军人不卸甲,马不解鞍,稍作休整,即派李信、蒙恬统得胜之兵,将统一的矛头,对准了南方大国——楚国。
楚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一直以来是诸侯中的大国。单从地域上看,楚国地域辽阔,与六国总面积不相上下,自周文王分封至今,在长达八百年的扩张中,奄有江汉,吞并巴蜀,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并时常参与中原争霸。
除了幅员广阔,楚国的军事实力也非常强大,进入战国时期,楚王任用吴起变法,加强了楚国的军事实力,到战国中期,已是一个“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的军事大国,战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国政上,在经历了立国之初“鄀国盗牛祭祀”这样的穷苦贫弱的境况后,历代楚王励精图治,对内变革兴邦,发展经济,鼓励耕战,在诸侯国中率先实行郡县(注1)和封国制双向管理;对外利用诸侯国之间的矛盾,伺机北向出击,参与中原争霸,西向征伐吴、越,经过几百年发展,使楚国成为雄踞大江南北,也是唯一能够与秦国相抗衡的泱泱大国。
而纵观秦楚之间交往的历史,楚国西边与秦国毗邻,两国有时互通姻亲(一直以来,楚国芈氏一直深刻影响着秦国的后宫),有时又互相讨伐,相互之间,互有胜负。
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楚国虽拥有华夏半壁江山,但却没能一统中国,实在是缺乏秦王政这样的雄才大略之主。
随着韩、赵、魏、燕四国已落入囊中,秦王政对楚国这只养肥的猎物,早已垂蜒三尺,在他的统一大业里,楚国自然是重头戏,拿下楚国,华夏一统即在眼前。
而在灭了魏国后,秦王政却面临两个选择,东向攻齐和南向攻楚。
对此问题,在与群臣的廷议中,廷尉李斯的意见占了上风。
李斯认为:若先攻齐,则我军的侧后方就完全暴露在楚国面前,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和众多城市,都可以成为楚国进攻的目标。
最为关键的是,一旦齐被攻,必向楚国求救。而楚国,鉴于灭齐之后,秦国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楚国,定会不遗余力施救。那时,秦国不得不两面作战,这样,三国之间就会打成拉锯战,耗费日久,实为下策。
而如果我军先攻楚,貌似楚国强大,但毕竟无法与我大秦抗衡。但即使楚国向齐求助,以现在齐王的做派,必犹疑观望,不敢出兵救楚。
此时,我们再对齐王恩威并用,施以绥靖政策,齐国必坐而观望,如此,我们即可专心向楚,虽历经时日,楚终可破矣。
何况,攻楚是早晚的事,此时恰恰是灭楚的绝好时机。
秦王政听后,深以为然,于是,下决心攻楚。
此次派军出征,秦王选择李信为主将,对同样为少壮派的将军寄予厚望。
在秦王政的名单里,可做为主将的青年将军首推王贲莫属,其次便是李信。
王贲继承了王翦的老成持重,战略战术层面修养颇深,又善于民主,能充分调动属下的积极性。
李信则是刚猛勇武,身先士卒,善于奇袭和突击。
至于蒙恬,秦王政将他列入重点锻炼和培养的对象,毕竟两个人年纪相仿,少时曾为伴,除了对蒙恬智将的能力肯定以外,秦王对其信任程度,也超过了前面两位将军。
此次,派李信主将、蒙恬副将,从某些方面,也体现了秦王政的良苦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