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凌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洪承畴从来就是个做事心狠手辣的人,当年他参与南京平乱的时候,可没有少杀人啊。
当天西部战区总督府就召开了高层会议。
当天晚上,一份新的规划就出台了。
也是当天晚上,一批批快马从张掖城出发,赶往河西各个军镇。
洪承畴的后勤战略规划如下:
长安、天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这六个地方,每个地方预备2万工兵,从各镇的预备役名额里征集。
如果这事换做内地的省份,恐怕没有那么好做。
但在西北就不同了。
这六个地方,在过去就是重镇,原本就有军事底子。
要不然从长安到武威的水泥路怎么会在两年内从0到铺设完呢?
不过既然长安到武威的水泥路已经铺设完了,为何还要征调这里的预备役?
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一条水泥路肯定是不够的,西部战区实在太大了。
从长安到敦煌,纵深三千多里。
朝廷要彻底控制河西,通过河西,向西域源源不断输送兵力、物资,将大明朝的经济与西域联系起来,就必须不断加强河西走廊的城镇化。
要加强河西走廊的城镇化,就必须疏通长安到敦煌的各条大动脉,也就是交通设施。
通过一条条密集的大动脉,向西域不断输送经济影响力。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投资,包括军事、基建、人力、工业等多方面的投资。
只有完成了这些,大明朝才能通过河西走廊,对西域传播影响力。
就在洪承畴亲自督建后勤的时候,曹文诏的五万大军从嘉峪关,跨过茫茫大漠和雪原,抵达了敦煌。
有人说崇祯十一年才是最困难的一年,并非新政受阻,而是新政产生的效果,在向外延伸的时候,受到了巨大的阻力。
例如对辽北蛮夷的打击,对漠北的征战,以及在西北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军事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