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坐青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发美女一脸木然,忽然,她美丽的眼瞳扑闪两下,一辆雪白的广汽本田风一般驶过,驾车的是个面部轮廓酷似高仓健的青年男子。是文汉?没错,就是文汉,他也买车了?
文汉没有认出赵妮妮和王凯,他一路飞驰奔向老城,老妈说想回机械厂看看。
后排座上,文建国说:“厂子都垮了,有啥好看的?”
“就是想看看,也不为啥。”张淑芳黯然道。
“妈想回厂看看就看看呗,反正我开车方便。”文汉一脸淡定的神情里,透着一丝小自豪。
进入江北老城地界,道路明显狭窄,两旁的房屋倍显拥挤陈旧。机械厂所处的地方叫关口,曾是个厂矿林立,激情如火的所在。每到上下班时间,各大厂子门口人潮涌动,高音大喇叭放着嘹亮的革命进行曲,让人豪情满怀。
想当年,在众多大厂里,不论人数、占地面积、产值,机械厂都是排得上号的。生产厂区、职工宿舍、食堂、车队、托儿所、子弟学校、医院、浴室、理发室、篮球场、电影院、小卖部……活脱脱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江北。
如今,机械厂拱形大门上的红色标语仍清晰可见: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走进厂区,满眼凌乱不堪,到处生长着杂乱的灌木和杂草。办公楼和车间年久失修,静静散发着腐朽的味道。
一家人不紧不慢朝厂区深处走着,张淑芳说:“在东江,最早拥有专用铁路线的企业是火电厂,然后就是我们机械厂。”
文建国眯着眼睛回忆了一会,嗯了声道:“是这么回事。”
“儿子,你根本想象不到,当年我们机械厂的工人干活有多拼命。我这么跟你说吧,我刚进厂的时候,这一片简直就是荒地,办公楼和厂房都是我们一砖一瓦建起来的。”
“妈,你进厂的时候多大?”
“16岁,我进厂的时候住在非常简陋的小平房里头,房间里的家具除了床,就是桌子板凳,连衣柜都没有。每到中午下班铃声响起,我们都是跑步赶回小平房,急急忙忙把煤炉子搬出来生火煮饭。很多时候,饭刚做好,上班铃声又响了。没办法,我们只好呼呼刨几口,又跑步回工作岗位安装设备、建设厂房,感觉天天都跟打仗一样,加班加点,周末不休息啥的,都是常事。”
文建国补充道:“你妈因为经常主动加班,还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文汉竖起大拇指说:“妈,你确实够拼命的!”
“每个星期,厂里会放一场露天电影,那时候感觉看露天电影就跟过节一样闹热。其实现在想起来,当年看露天电影好恼火哟,每个人都坐小板凳看,冬天冷,夏天热,蚊虫又多,看的片子也就那几部,翻来覆去放,总也看不厌。”
“你们厂里原先放露天电影的地方,其实是个灯光球场,我来打过几回篮球。”
“对头。过了好几年,厂里有钱了,才开始修建电影院,然后修厂医院。”
在破败不堪的厂区里转了一大圈,三人慢慢往回走。来到大门口,文建国去附近的一家杂货铺买烟。铺子前支了个象棋摊,围着几个工友模样的男人。其中一个看棋的小胡子无意中抬了抬头,瞥见正在买烟的文建国,小眼睛立时眨巴了两下,再转头看见不远处的张淑芳,笑了。
“老文,你是张淑芳家的老文吧?”小胡子站起身来冲文建国打招呼。
文建国接过刚买的宏声,看看小胡子,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却一时叫不出名字。
“老文,不认识我哪?我是陈刚,机械厂一车间的陈刚,咱俩以前打过篮球的。”
“陈刚?”文建国终于想起来了,连忙撕开新买的宏声,抽出一支烟递给他。
张淑芳也认出了陈刚,领着文汉满脸笑容地走了过来。
“淑芳姐,好久不见。”
“小陈,下棋呢?”
“没下棋,看着玩,这是你俩的儿子吧?”
“对头,这是我儿子文汉。”张淑芳跟陈刚曾在一个车间共事,关系还不错。
“哇,你儿子都这么高了,在哪工作?”
“在江北火电厂。”文汉很有礼貌地为陈刚点烟。
“哦,接你爸的班,挺好。”
“我是退伍安置在江北火电厂的。”文汉纠正道,顶班是老黄历,早就没这政策了。
“你们一家三口这是?”陈刚吸了一口烟问。
张淑芳说:“没啥事,回厂子里转转。”
“这是你家的车?”
“我儿子的。”张淑芳淡然一笑,脸上焕发出别样的光彩,整个人都年轻了好几岁。
“去我家坐坐吧。”陈刚热情邀请道:“我还住原先那儿,就几步路。”
张淑芳看看文建国,笑着说:“小陈,就不麻烦了,我们还有点事,下回吧。”
文汉摸出天子,给象棋摊上的男人逐一散烟,这些人凭空得了天子,都拿眼睛瞄这一家子。
陈刚举着手里的宏声笑:“还没抽完呢,你爸刚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