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未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奶,伯,我去学校了。”
二婶的声音很大,他都听到了,该听到的都听到了。
妈妈没了,他一个多月前就知道了,可本不该是这样子的,所以他就装作不知道。
“没钱你去学校有啥用,学校能收你?”安华笑着问他。
“伯,我先去看看。”
赵和平边说边走,奶奶和大伯慢慢地跟在他身后,看着走在前面的小小的人儿,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要说这安华也是个人精,从小就不安分,在那个贫穷混乱的年代,干了不少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事情,要不是因为断了腿,他也不会回到这个小山村里躺这么久。
“妈,那年你背着我也是从这条路回来的。”安华笑着说:“那时候我跟阿平一样大吧?一下子都快三十年了。”
老太太一手搀扶着大儿子,脸上很平静:“都过去了,现在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挺好的”
那年代,一个24岁的女人在丈夫死后被婆家人赶出家门,背着六岁的儿子走了七十里山路,一瘸一拐的走回娘家。
娘家人也不待见这对孤儿寡母的,门都没让进。
还是大队的干部看不下去,把生产队原来养猪的猪圈腾出来一间让他们先住着。
女人靠着工分把儿子养到了十一岁,经人介绍又嫁给了一个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四十多岁瞎了一只眼的汉子,也就是赵和平的爷爷安瑞。
安华看着赵和平小小的背影说道:“等我腿好了我就出去挣钱,小曼一直住在她外婆家,跟我都不亲了。”
“照理说应该给我带的,那时候小曼她妈把她带走,我没拦得住。”
“要走的人总是要走的,我也不怨她。”
“还是怪我,要不是我得了病,你也不会把队上的猪偷偷拉去卖了,也不至于蹲了三年大狱。”
“妈,别这么想,您要想啊,还好当时没碰上严打,不然您的老儿子可就得吃花生米咯,哈哈哈哈。”
“你这老儿子也不让我省心,对河那个女的你到底看没看上?”
“见过两次,她女儿我也见了,四岁了,挺好的,就是不知道人家看不看得上我。”安华笑了笑说道。
“何阿姨挺好的,她是个好人。”走在前面的赵和平突然插话。
他这句话把身后的娘俩逗笑了。
“你就见过人家一次,你怎么就知道人挺好的?”安华笑着问侄子。
赵和平没回答,他当然知道了,他看着这个家族三十多年的恩怨,谁对谁错谁好谁坏自然清清楚楚。
说话间到了中心小学,赵和平看到一个驼背的身影正带着孙子孙女在缴费,上前乖乖的打招呼。
“苏奶奶好。”
萧家曾经是本地地主,苏家也曾经是本地的地主,以至于后来嫁到萧家的苏家女儿在某个年代受到的打击双重加倍,不到五十岁那年身体就呈90度弯曲。
幸好两个儿子还孝顺,二儿子是村子里第一批去外面闯世界的人之一。
她带来报名的正是二儿子萧家栋的儿子女儿,孙子叫萧敬贤,孙女叫萧思齐。
从给孩子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萧家人和村子里其他人的不同,在一堆建国建军春花丽华里,兄妹俩的名字暗示了家族曾经的底蕴。
“阿平奶奶你们也来了。”
这时候一个衣着朴素扎着马尾的年轻女老师从教务处出来,看到赵和平就笑着走过来。
赵和平低头叫人:“干妈。”
“敬贤你先去把你们班课本搬过去,阿平和思齐跟我来。”
俩小只乖乖的跟着苏小北走向教室,那排看不出年月的土房子,他们父母当年也在里面念过书。
萧思齐很认真的低声对赵和平说:“赵和平,以后在学校不能叫她干妈,要叫苏老师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