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钓鱼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无线电近炸引信都没什么成功的可能性才是。”
徐云闻言点了点头,坦然承认道:
“没错,除非一次性向天上发射数百甚至上千台的平流层飞艇,用人海战术去碰运气。”
“否则想要靠无线电近炸引信来解决u2,确实是痴心妄想,成功率无限接近于0。”
“但是钱同志,你认为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呢?”
“将引信改成另外一种能够自行锁定u2方位的设备,它可以引导导弹进行变向,不用等u2来到落点,它就会自动锁定并且追上对方”
“对方拐弯它也拐弯,对方俯冲它也俯冲,而且速度比飞机的极限时速更快,最后”
“boom!”
徐云悠长的声音在钱秉穹的耳中听起来,简直如同魅魔咳咳,恶魔的低语。
寥寥数语之下。
便令钱秉穹的心脏砰砰跳了起来。
可以锁定对方位置并且变向追击的炮弹?
真的可能存在这种武器吗?
要知道。
虽然二战中德国的v1导弹号称追踪导弹,但它实际上的体长足足接近八米。
所谓的制导能力,依靠的也只是磁性罗盘而已。
v1导弹需要事先预设好足够的弹道才能顺利发射,并且末端的加速实质上靠的是阻流板开启
类似的弗里茨-x无线电指令制导炸弹也是如此,依靠的也只是无线电校准罢了。
另外据钱秉穹所知。
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红外制导也是类似的情况,比如说aim-9以及aa-2空空导弹等等。
也就是想让导弹变向并不困难,难的是以追击目标为目的的变向。
这年头所有的导弹几乎都离不开人工校准,也就是后世大家熟知的射击诸元。
可眼下徐云却抛出了这么个概念,而且从徐云此前的表现来看,他显然不是个说大话的人。
难道
真的有门?
过了片刻。
钱秉穹深吸一口气,强行平复下心绪,认真对徐云问道:
“韩立同志,你说的这种定位设备是什么原理?能和我介绍介绍吗?”
叶笃正则朝一旁的林玉招了招手,示意她靠上前来。
毕竟涉及到雷达与电磁学的概念,现场这方面造诣最高的“自己人”只有林玉,其他人顶多就是半桶水罢了。
只见徐云很快拿起笔和纸,在纸上写了个公式:
△r=c/2b。
林玉看了一眼,几个字脱口而出:
“高斯脉冲?”
徐云点了点头,肯定道:
“没错,正是高斯脉冲。”
“公式里的b代表信号带宽,带宽越大,分辨力越高。”
接着他又继续写了下去:
f(t)=ape-(2πt2/2α2)。
p(f)=ape-(πα2f2/2)。
林玉也同步给出了两个公式的名称:
“这是高斯脉冲的时域特性表达式和频域特性表达式?”
徐云下意识又准备打个响指,但想到此前做这个动作时的痛感后,还是乖乖的换成了一根大拇指:
“宾果,从这个公式不难看出,脉冲随着公式里面的α变化而变化。”
“α越小,脉冲宽度越小,频谱宽度越大,进而分辨力也就越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