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铸胡克家族荣光,我辈义不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欸?(第8章 2K)【5 / 6】

新手钓鱼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过了大概十多秒钟。

滋滋滋——

设备发出了一些声响,入料口缓缓将那张纸给‘吞没’。

与此同时。

距离这里大概十多米的另一个展台上。

另一架相同模样、通过一条线路与此处相连的红色机器同样开始滋滋作响。

并且慢慢的‘吐出’了另一张纸。

五分钟后。

两台设备同时静止。

西索科小跑到红色机器的位置上取回新出现的纸,赶回现场后,又从原先黑色设备的中部抽出了被‘吞下’的那张纸。

接着他将两张纸抖平,递到艾维琳面前,得意的道:

“看看吧。”

艾维琳接过两张纸,与众人对比了起来。

这两张纸上并未刻字,而是画着两个相同的十字架。

图形简陋,但其中蕴含的信息却非同小可。

眼见艾维琳等人的表情逐渐凝重,西索科顿时在心中暗自松了气。

只见他胸口一挺,介绍道:

“这是由我们牛津大学与亚历山大·贝恩先生合作研发出的一台设备,叫做传真机。”

“它能够通过预设线路,远距离的将图像和文字传输到另外一个终端上。

“对于消息的传递以及商业办公有着极大的帮助,势必将会改变未来通信的格局!”

西索科的语气斩钉截铁,显然对传真机的前景笃信不已。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倒也确实没说谎。

众所周知。

说起近代通信手段,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电报、电话,传真、以及互联网。

电报这玩意儿的本质虽然是电磁波传播信息,但并不代表它出现的时间是在电磁波被发现之后:

早在1837年。

塞缪尔·摩尔斯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报机。

1844年。

他更是亲手发出了第一份50公里的电报。

没错。

此人就是摩尔斯电码的那个摩尔斯,不过翻译的时候经常被翻译成莫尔斯——而提及电码却是摩尔斯,导致很多人没法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按照正常的发展史。

电报之后出现的是电话,由贝尔发明。

其次才是传真。

不过这里的顺序指的是技术被运用的顺序,而非雏形出现的时间。

就像巴贝奇他们搞出了电脑的原型机一样,传真机的原型机同样在19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

而且很凑巧的是。

第一台传真机的原型机,也是在1851年的万国博览会上登场的。

只是在功能性上连牛津的这台都远远不如。

那台原型机只能在十五米内传输104个摩尔斯电码,所以最终被摩尔斯以侵权的理由告上了法庭,计划至此流产。

因此从时间上来说。

如今徐云等人在万国博览会上见到这么一架略微加强过的传真机,其实并不稀奇——毕竟在这个时间线,亚历山大·贝恩得到了剑桥大学的投资来着。

但另一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