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雪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我国决定了要做,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子任同志问道:“当然,如果能给出解决这个困难的方案,就更加的好了。”
叶知寒几乎是不假思索道:“核潜艇最大的理论难题在核动力系统,其他的组件,理论要求都不高,只是需要在高压下分析,其他的构造逻辑和海上舰船的区别并不算大。”
“对我们来说,真正难的不是理论,也不是结构,而是材料。”
说着,他无奈的摊了摊手。
“我之前的报告中写过我们仿制的核动力巡航雷达舰的仿制过程,我们的钢材参数,连海上舰船的要求都达不到,”
“沙苏的07型驱逐舰是一战前后的产物了,可我们仿制的雷达舰,只能拆这些驱逐舰来造,”
“我们自己生产的钢材,甚至不如沙苏一战时候的钢材。”
“这还只是钢材,更不用说其他的稀有金属、高密度合金以及曲轴用的球墨铸铁和合金钢了。”
材料,看上去是最基础的东西。
但实际上,它决定着人类科技的上限。
用一句噱头十足的话来说,材料学是人类文明的一把基因锁。
如果材料无法突破,那么所有物理探索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玲龙一号突破了小型核反应堆技术,但实际上每一个燃料棒上的铀富集度不足02,也就是一百克的燃料棒,只有02g铀。
丑国的鹦鹉螺号是3。
也就是说用同样数量的燃料棒,丑国核反应堆所创造的能量,是华夏的十五倍。
为了满足海上舰船的动力,叶知寒不得不用无数个日夜的废寝忘食改进出并联燃料棒结构。
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材料。
祖国生产出来的耐高温材料,和丑国、沙苏相比,差的太多。
如果富集度一高,来不及冷却液降温,整个反应堆就会发生故障。
所以,材料不行,只能绕弯路。
子任同志问道:“那怎么解决?现在研究来得及吗?”
叶知寒摇头:“材料学拼的是积累,一个材料有上万种分子结构,需要一批又一批的材料学家去尝试、测试,可能历经上百次失败之后,才会产出一个合格的新材料。”
“这种事情我们可以开始积累,但不能指望现在立马就研究出来,然后用于军工。太不现实。”
材料学是个天坑。
这个无底深渊,需要数以千万计的材料学家义无反顾的投身其中。
而且和其他学科不同,材料学是没有奇迹的。
因为随着人类的科技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材料,只能人为制造。
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一个地球上压根没有的材料,就像是自己给自己画了一张彩票。
那自然就没有中奖一说了。
不过不至于特别悲伤,因为回头看看二十世纪上半叶,材料学也不是一片昏暗。
从1900年到现在,这半个世纪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材料学家高达十四人。
这个占比已经算是非常高了。
有的同学肯定就会提问了,叶老师,你说材料学是天坑,那获得诺贝尔奖的材料学家人数占比都是第一了,你不是开玩笑嘛?
问题是你不能用这个比例来算。
如果用获奖人员比上材料学研究总人数,那算出来的比例,稳稳垫底。
但材料学就是这么神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