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番茄发来信息,提醒断更,说不再推送。
才有些恍然,不知不觉,又过了七天。
原定一百万字的小说,一年写完,断断续续连载至今,时间一再延期,却只得七十万字。琐事缠身,令人烦恼。
项目的事依然焦灼。
年关前后,缺人缺的厉害。
所以每天要开四五个小时的车,去萧山接几位临时工。
亏损是难免的。
前次与虎哥通话,他说了句“管又管不好,撤又撤不掉”。
这大约便是我的处境。
所以很尴尬。
一方面很辛苦,很疲惫,身体熬的厉害,常常流鼻血;另一方面,人员动荡,项目亏损。并且我是运营的身份,不同于一般现场管理人员。
进退两难。
但我的能力,确实只那么点。
人到这个年纪,不大想欺骗自己,或找许多年理由。性子有点软,脑子里条条框框的东西多,总是顾忌这个,顾忌那个。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项目自然是不想待的。
我已与甲方的经理说过,准备离职。
公司那边,尚未说。
过几日,大约也要提的。
如今即便有人来替我,将我换回去,我的处境依然尴尬。毕竟被困在项目上太久了,又是个失败的项目。
故而想着,索性便离开吧。
身体也得休息一下。
三月父亲办完了事,就会离开杭州。
租在西湖区的房子,也会退掉。
我得重新找地方,重新租房子。而每月的房租费,又是笔大开支。诸多事情,似乎集中到了这个点上。
回想起来,轻松快乐的时光,如此短暂。
剩下的,大部分很煎熬。
我渐渐明白,那些发小,为何都离开了城市,回到了家乡。
一方面,是为了陪伴妻儿,照料家庭;另一方面,也是外间的生活辛苦,所得薪资扣掉零零散散的开支,实在有限。
招工难,大约与此有关。
记得许多年前来杭州,的确热闹些。
几百块钱,能在城中村,租个不小的住所。
如今却再也没有那样的门路,大家都住在小区里。一个阴暗潮湿的小房间,平平常常,便会花去一千多。
真的很想处理完手上的事,就去远行。
在路途中,将积在胸中的阴郁,尽数化去。
去苏州,去连云港,去河北,去天津……去见见那些熟悉的面孔。跟他们讲一讲离别的这段日子,发生了些什么事,听他们说一说自己的经历。
然后告诉他们,十年之后,我会再来看他们的。
等这一切结束,我便带着温暖与笑容,回到老家。
宝宝又长大了一些,会说的话也多了。
我记得前些日子离开,他并没有太大反应,但晚上玩的时候,对着妻子说“爸爸,走”,重复了好几次。他大约是模模糊糊,却又有些感觉。
所以,我到了这个年纪,跟那些发小一样,有了牵挂。
前两天的月会,项目经理和后勤又布置了许多任务。
要重新调岗位,要有计划地深度清洁卫生间,要配合食堂……我都点头应下了,当然不得不应下。
但这些就像空中楼阁,完全没有根基。
我想,平静些,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但很多人不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