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好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李一引用了陆游的书愤,感叹道:“此心同彼心,在某些时刻,诗人们哪怕隔了时间岁月长河,也能因诗句而引起共鸣。”
叹了下气,李一突然又微微一笑,“说起来晚年杜甫的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二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别人是年纪大了没灵感没作品,杜甫跟别人是反着来嘛。而且这些作品可不是什么滥竽充数的,其中名作有很多,《登高》更是成为千古绝唱,和早期的《望岳》实在可以对比着看。”
“不过,漂泊多年,晚年杜甫一心想要回到家乡,哪怕有战乱阻隔,哪怕他生活困难而且已经生病了,他还是想回归故土。
公元768年,他尝试踏上归途,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他人生最后的一次尝试归乡之旅却以失败告终,无情的洪水挡住了他的去路,他不得不放弃北上,很遗憾。”
“在人生的最后两年,他还是被迫转辗各地,以避开战乱。
公元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了,在死亡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在漂泊。”
李一轻轻一叹,“杜甫的一生可谓穷困潦倒,最后也在贫困交加中去世。”说到这里李一眼睛反而更加明亮,“然而生活虽然囚禁了他的身体,但困不住他的灵魂。”
杜甫的人生是那么惨淡,可是他的理想是那么的光辉灿烂,照耀万古,无论是谁,都没办法不为这样的胸怀气度和精神而叹服。】
李白倒下摸了摸下巴,戏谑道:“我是溺死的,子美你是在船上死的,咱们俩晚年不宜近江河啊。”
杜甫来不及怅然,就被李白转移了注意力,他认真的想,还真是。
他眼珠子一转,兴致勃勃道:“那太白兄,咱们老了就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起依邻作伴好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倒也不错。”李白作为一个文人,自然也向往这种生活。
功成名就后退隐,找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有二二好友,没事就一起游乐,当然还要有美酒,饮酒作诗,那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两人对视一笑,不错不错,这个主意好。
于是,诗仙和诗圣愉快的约定好以后一起隐居做伴。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他的律诗堪称一绝,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
他以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被誉为“诗史”。
在唐代诗人中,他流传下来的诗是最多也是最广泛的,而他的作品更是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他是一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历史上最
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与李白并列齐名,他是诗圣杜甫。”
李一以用一连串的成就砸了所有人一脸才含笑道:
“鲁迅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微远一点,李白又站得稍微高一些;然而杜甫似乎不是古人,他如同今天还活在我们中间一样。”
“少年读李白,中年读老杜。因为杜甫会为一家老小的生计发愁,也会为自己的事业奔波劳累。
读杜甫的诗,会觉得杜甫其实就是身边的人。
读懂杜甫,就读懂了人生。”李一突然想到一句话,含笑道:“世界以苦难待他,他却报之以歌,如是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