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好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扯远了,尽管朱棣命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对开海也秉持更加开放的态度,但是由于没有意识到新的时代即将来临,所以也没有真正放开海路。”
“但是明朝时期的火器其实是非常先进强大的,而华夏大地的各种技术也十分先进,所以也确实有看不起西方的资本,也不能硬是把几百年后的锅扣到明朝身上吧。”
“骂清朝还差不多。”李一嘀咕,毕竟清朝的皇帝明明看见西方的各种先进技术,却硬是闭关锁国,夜郎自大。
明朝到清朝隔了三百年,西方彻底发展起来,两者面临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
朱元璋朱棣他们没办法预料几百年后的事情,再英明神武也不能未卜先知是吧,可清朝不用未卜先知,但他们选择装瞎……所以有锅先扣清朝好吧。
李一自觉没有很偏心。】
清朝皇帝们:emmm……
那些沉迷权利自然该继续装傻,还当自己是天朝上国,但是也有几个有上进心和危机意识的皇帝默不作声的开始查这些年西方的事迹,打算进一步海上贸易,也看看西方有什么值得天幕忌惮的。
无论如何,属于清朝的历史轨迹还是有所不同。
【李一继续道:“朱棣是一个很有活力的皇帝,生命不息,折腾不停,但是他所有的行动总体上都是利大于弊,对国家有好处的。”
李面露微笑,“不是所有的皇帝都会把自己折腾完蛋,由此也就更加能看出皇帝的素质和手段了,厉害的皇帝总是不会翻车的。”】
天幕对这明太宗倒是推崇备至。有些皇帝酸溜溜的想。
【“抛开每个皇帝都会有的这样那样的缺点,朱棣确实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皇帝。
而众所周知厉害的皇帝多半都是手握大权,说一不二的,这也意味着他们在皇帝集权上更是很有想法,朱棣自然也如此。”
“明朝的中央集权在历史上就是出了名的,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群臣要事无巨细向皇帝禀报,由皇帝亲自处理。
讲真,朱元璋是真的精力旺盛,雍正干了十几年就被累死了,可朱元璋就是生龙活虎的折腾,主打一个绝不内耗,怎么发疯怎么高兴就怎么来。”李一啧啧感叹道。】
朱元璋道:“什么发疯,咱一向很讲理的好吧。”
群臣:?认真的吗?
朱元璋露出威胁之色,怎么,难道老朱我不讲理吗?
谁要是敢点头,他就让这人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的不讲理。
【“而到了朱棣呢,他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不过这时候内阁品级不高,一般要经过翰林院庶吉士锻炼,远不是后来那个掌握大权的内阁。
永乐时期,内阁文臣只是正五品,职权上也仅备顾问,但皇帝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决策会咨询他们的意见,相当参谋吧,总之是很有前途的,后来就更不用说了,哪个当官
的不想入阁啊。”()
李一感叹一句,继续道:内阁的出现弥补了自中书省废除后中央机构在结构上的脱节,终明一世没有被废除。
▊饼好吃提醒您《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正统至正德年间,内阁中枢决策的权位愈发巩固,权力也开始超过六部,内阁首辅开始出现,其地位与作用也日益显著。”
“当然,在这时候内阁只是朱棣的一个参谋团罢了。
而为了增强权利,他即位后,恢复了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设立东厂,这就是有明一朝大名鼎鼎的厂卫机构。
厂卫机构的出现使天下臣民都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下,中央政权更是被高度加强。”
“在任用厂卫人选上,朱棣选择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
如此,宦官集团不仅被引入参政,政治势力也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将宦官集团的管理部门独立出来,不再由吏部负责,而是由宦官集团的内部机构——司礼监管理,更是强化了皇权和□□统治。”
“锦衣卫加东厂,使朝廷侦察工作日益严密,宦官也由此得以上下其手。
为防范驻防军将专权,朱棣派宦官赴外地监军,甚至委派宦官出任军职统军镇守,出使外国也虑臣僚不忠而任用宦官。”
李一无奈道:“在这一点上,怎么说呢,如果说,内阁的设置开始了阁臣执政的端绪,那么宦官的倚用又开创了内臣干政的恶例,影响是深远的。”
“我不敢肯定的说这是好还是坏,虽然制衡是有必要的,但是沉迷制衡的手段,那就很不好,朱棣当然没有,但是历来总是会出现这样的皇帝。”】
朱元璋啪的一拍桌子,指着朱棣骂道:“你你小子要死啊,居然让宦官干政,历史前车之鉴你是没看见是吧。”
少年朱棣苦瓜一张脸,怎么又骂他了,明明他啥也没有干。
朱棣愤愤不平,并且伶牙俐齿的反驳,“那郑和也是宦官,要不是启用他,那航海史上的盛事指不定就没了。能出现一个郑和,怎么就不能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任才唯贤哪里不对了,您这是偏见!”
朱元璋大怒,你还敢说。
朱棣继续输出,“没有宦官也会有后宫干政,还有藩王有权臣等等,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会用人的皇帝什么人都能用的好,不会的皇帝少了这个问题也会有别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