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又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爷爷,先雇6个人吧”。
“雇这么多人能都用上?编出来的东西能都卖掉?要是压下货卖不掉咋办”?
贾老爷子对眼下的竹编行情不了解,一下子雇6个人,他心中没有底。
当年他编制的产品供不应求,那是因为他的手艺名声在外,那时候,不用说不愁销路,很多人还找上门来,排队等着抢他的货。
今非昔比,现在恐怕早就没人知道他了,万一编出来的东西没有市场
老爷子觉得孙媳妇的谱摆得有点大,心里不免替她担忧起来。
“爷爷,您不用怕编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我早就联系好了买主!要不也不敢一下子雇6个人”!
自从看好竹编生意,沈雪梅就开始做功课了,她经常往城关大集跑,并不是瞎跑。
除了默默观察,她还经常厚着脸皮和那些外地来进货的商贩们私下接触,以便了解捕捉他们的进货信息。
她已经和其中的几个联系过,他们都说,如果她的竹编质量好,他们可以从她这里拿货,并且多进点。
潍县的那对夫妻跟她说过,如果她的竹编真比别人的好,竹蒸笼一个大集他们能要200个,还可以顺带着捎点淘米篮、竹筐、竹篮啥的回去卖。
沈雪梅之前听贾老爷子说过,一个竹编好手,从放料到劈篾、刮篾,五天时间最多能编20个竹蒸笼。
一个大集间隔五天,五天时间六个人加起来,最多也就能编一百二三十个蒸笼,就是加上贾老爷子,也编不够200个。
这还不算编淘米篮和竹篮、竹筐耗费的时间。
雇6个人已经是沈雪梅的保守做法了,她其实可以再多雇几个,只是考虑到老爷子好长时间没染指竹编这一行当了,怕人多了,他应付不过来。
“哦,原来你早就把什么都打算好了”!
贾老爷子脸上的担忧褪去,孙媳妇不是个不靠谱的人,她做事很有规划,很有谱气的,是自己杞人忧天了。
正月初十,贾老爷子出去了一整天。
次日上午,家里便来了六个年龄在60岁上下的男人,这些人个个看上去都和贾老爷子一样,朴实善良,温和忠厚。
“师父师娘过年好”!
农村不出正月十五,不算过完年,一进门,他们就大声给贾老爷子和贾老太太问好,有两个还要给师父师娘磕头。
“磕啥头,能见到你们我就很高兴”!
看着这些当年跟老头子学过手艺的人,贾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雪梅,赶紧过来沏茶”!
一番寒暄后,老太太把沈雪梅叫了过来:“这是我孙媳妇,是她请你们来的”。
老太太隆重且得意地介绍起自己的孙媳妇:
“你们别看她年纪小,能耐大着呢!跟着她做事,保准错不了,你们就放下心来,等着发财吧”!
“您和师父看好的孙媳妇,哪能错了!不放心我们就不来了”。
贾老爷子这六个徒弟,年龄和他差不了太多,最小的也顶多和他差个七八岁。在农村,他们这个年纪,能找到份活干已经很不错了。
能重操旧业赚钱养活自己,对他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他们哪会在乎带着自己做事的人年龄大小。
再说了,还有师父师娘在后面做后盾呢,他们一百个放心!
“师娘,长江前浪推后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这代人已经老了,脑子跟不上趟了,做大事得靠年轻人”!
六个年龄说老不老的男人目光看向沈雪梅,对她的能力没有半点怀疑——贾老太太何许人也,她夸口称赞的年轻人,本事一定大着呢!
沈雪梅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她一边不停地斟茶,一边小声问贾老太太:“奶奶,我该怎么称呼他们”?
是啊!怎么称呼好呢?
按年龄,这六个60岁以上的男人都是爷爷级别的了,沈雪梅应该喊他们爷爷,可论他们和贾老爷子的师徒关系,沈雪梅应该喊他们叔叔伯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