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74章 开元盛世【2 / 2】

搞快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隆基十分清楚这些问题,因此他一上位便开始着手解决这些矛盾。

而解决矛盾的核心便是要选对人才。

在这一点上,李隆基的眼光没的说,他挑选的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都是一时才俊,一代贤臣。

先说姚崇,李隆基命其为宰相,刚一上任便协助李隆基拨乱反正,整顿朝堂,严防外戚。

开元初年,黄河南北地区都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导致粮食大幅减产。

姚崇提出大唐早在贞观年间便有百姓捕捉蝗虫并将其做成了美食。

只不过这么做的人当时并不多,故而这个治蝗办法并未广为流传,如今不如由朝廷带头,号令百姓们捕捉蝗虫为食,一来可以就地解决蝗灾的问题,二来也不用另外筹集粮食赈灾。

李隆基觉得很有道理,当即下令各地百姓自发的捕捉蝗虫为食。

令初下之时,百姓们还不见反感,反倒是不少士大夫将蝗虫视作灾祸,不能食用,因此极为抗拒,直到李隆基大设百官宴,并当众试吃了蝗虫做成的美食,百官们不得不从,自此士大夫们也不再反对。蝗灾也的得到了制止。

后来大唐朝堂逐渐走向正轨,李隆基开始依法治国,结果打击政敌、招权纳贿、搞小团体的姚崇成了第一个被打击对象,草草下台。

姚崇下台以后,李隆基便让宋璟担任宰相。

宋璟这个人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在职期间经常直言上谏,非常的有原则。

但这个人做事有时太过较真,经常小题大做,外加比较守旧,不肯推陈出新,所以不久后也被李隆基给罢免了,

宋璟之后,李隆基又选择了张嘉贞做宰相,张嘉贞脾气不好,与许多朝臣有矛盾,经常会在某些政敌犯错的时候趁机落井下石,害死了不少人。

张说曾劝张嘉贞做事留一线,切勿赶尽杀绝,压的太狠,张嘉贞因此而不悦,时常与张说作对。

结果后来张嘉贞的弟弟张嘉佑贪污受贿遭人举报,就此获罪,张嘉贞昔日的仇敌们趁机将脏水也泼到了张嘉贞的身上,张嘉贞因此被贬官。

在那之后,张说又当了宰相,张说文武双全,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裁了20万边军,让国内高度紧张的农耕人手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他还将府兵改成了募兵制,大幅削减了朝臣的私人武装力量。

政治上,张说改革宰相机构,把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极大的加强了中书省的权力。

在张说任宰相期间,开元盛世一度发展到了巅峰,大唐的国力也达到了自贞观以后的绝对顶峰。

张说之后,李隆基又接连调换了好几位宰相,结果这些人都因为和李隆基不和而被罢免,开元时期最后一位知名的贤相便是张九龄。

张九龄为人公正,才华横溢,他在职期间帮助李隆基精简机构,剔除不必要的官员,加强对人才的考核制度,重新让谏官和史官参与朝会,以达到监督朝廷的作用。

而且他还非常重视底层官员的选拔,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县令他也会亲自出题考核,对于不合格的一律撤换,那时的大唐政治清明,官员和睦,百姓富足,可谓是十足的太平盛世。】

唐,李世民看到这里连连点头,在他看来,这个李隆基应当是个难得的明君,他相信在这个后世子孙的带领下,大唐一定会走向全新的辉煌时代。

可就在这时,视频的内容突然发生了转折。

【虽然李隆基一直都表现的像个明君,甚至有许多人称赞他简直就是太宗再世,可作为不良帅的袁天罡却认为,李隆基比不上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李隆基在奢华富足的生活中,逐渐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