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风竹雨12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三李玉槐问:“夏知青,你是想问我们四个怎么成了把兄弟的吗?”
夏青青也不扭捏:“是啊,他们三个成分都一样,还好说些,你是根正苗红,你怎么也……”
“夏知青,这也就是你,换成别人,我绝对不说的,其实吧,这三个,都是我爷爷的学生。
我爷爷在解放前是在县城教私塾的先生,只不过后来国家到处打仗,我爷爷的私塾办不下去了,才拖家带口地回了老家。他们也是那时候回来的。”
李玉槐叭叭叭地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又说:
“我们几个刚上私塾的时候就拜了把子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
夏青青看着几人,还真有点感动,特别这个老三,别看长得憨头憨脑的,活像个张飞李逵这样的粗汉子,实际鬼得很,还很有义气。
而其他三人虽然生活困顿,却是能守望互助,不失本心,也算是可造之才。
想起再过个两三年,将会人才辈出,所谓的出身,所谓的成分都不能束缚人才的成长,便想助他们一把。
她还没有开口,李玉槐又开始叭叭叭:
“夏知青,你不知道,从那次以后,我们没事的时候就会提起你,就是不知道你在哪个村,也不好意思大张旗鼓的打听,怕坏了你的名声,现在好了,以后我们再打了野鸡,就给你送去……”
听着李玉槐不停的叭叭,其他三个都想抚额:
平时怎么没觉得这货这么能说。还要给人家夏知青送野鸡,他也不想想,夏知青敢一个人在这深山里采药,是一个缺野鸡吃的人吗?
他恐怕忘了,几个月前,他们哥四个被夏知青踹得爬都爬不起来的惨状了!
老大实在听不下去,趁着李玉槐喘口气的功夫,笑着问夏青青:
“夏知青,你经常上山吗?”
夏青青点点说:“也不算经常吧,就是有空的时候,想来就来了。”
张迁云又问:“我们也不知道今天会遇到夏知青,要是知道的话,我就把我老婆腌的一罐子小黄瓜给你带来了。”
李玉槐一听,又接上了话茬:“夏知青,你不知道,我大嫂腌的小黄瓜可好吃,解放前,那可是有名的地方特产。”
老二赶紧阻止他:“老三,别瞎胡说。”
李玉槐也马上意识过来,吐了吐舌头说:“我胡说八道,大家就权当没听见好了。”
夏青青好笑,但也不计较,她试探地问:“你们都读过私塾,后来上学了没有?”
“上过。其实说读私塾,也是家里寄得希望太大,想让我们出类拔萃。
当时我们只有三、四岁,没学多少东西。解放后,我和老四都上到初中,老二老三都上到高中了。”
夏青青一听,这还真是人才了。恢复高考之后,以他们这个学习程度,应该可以考上大学的吧。
又问他们:“你们现在还读书吗?”
李玉槐说:“城里的知青都下乡来了,谁还愿意读书?人家都说读书无用,我早就不读了。”
老大说:“你从小都不爱学习,为这你少挨打了? ”又对夏青青说:“我老师说过,读书还是要读的,早晚都用得上。"
老二也说:“除了玉槐,我们三个偶尔也看看书,只是现在的书比较少,有时也会看看课本。夏知青,我觉得你没事的时候也可以看看的,说不定以后就有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