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忽然对这个电话有了某种期望,拿过来一看,立刻嘴角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这个电话,是张亚杰打来的。
“你好,亚杰,有事吗?”
平时,张亚杰给荆涛打电话,他接通后几乎都是同一句话:亚杰,有事吗?这次凭添了“你好”两个字,一时让张亚杰有点不知所措。
“喂,亚杰,怎么不说话?”荆涛问道。
张亚杰这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我不是不想说话,是你把我整不会了,不知该如何说话。”
荆涛一怔,问道:“什么意思?”
张亚杰说:“平时给你打电话,你上来都是直接问我什么事?这次怎么平白无故问我好了?”
“啊?哈哈——”荆涛开心地笑了,他说道:“亚杰啊,能不能长点出息?”
张亚杰也笑了,说道:“出息有的是,就是不知该长在哪里。有机会还得请您老指教。”
“你是真不怕得罪我啊,还您老?说,打电话何事?”
张亚杰说:“你现在哪儿?”
荆涛往车窗外看了看,说道:“我目前在回中国东立市的高速路上,有话请讲。”
张亚杰也感觉到今天的荆涛心情不错,还跟他幽起默来了,他说道:“我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向领导汇报一下昨晚的情况。”
“昨晚?”荆涛故作思索了一下说道:“哦,想起来了,是老崔安排的那个饭局吧?”
“是的,为此我还挨了荆部长的批评。”
荆涛说:“听你的口气是不是不服?”
张亚杰赶忙说道:“服,我彻底地服了!我当时也没考虑那么多,后来得知晓枫她们已经约好去看苏素了,怪我考虑不周,老崔一说是商量演播车的事,我就上头了,别说他让我叫上晓枫,就是让我叫你,我也敢叫。”
荆涛笑了笑,说道:“有眉毛了吗?”
“唉,一言难尽!”
“为什么?”
张亚杰说:“一整晚都没提演播车的事,我也不知道老崔唱的哪一出,也没敢提,一整晚都在听那位老板吹嘘他所结识的上层大官儿们,没劲透了!辛亏晓枫没去,如果晓枫去了,指不定在哪个场合又得说他跟清阳新锐领导的夫人共进晚餐了。”
荆涛说道:“这个老板我不了解,也没见过,他的公司是不是在咱们中心做过广告?”
“对,因为广告费他们公司那个女副总跟我磨了好几天,让给他们优惠,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老板。”
“哦,他不是咱们本地人吗?”
张亚杰说:“他是在本地出生的,十几岁就外出闯荡去了,一直做建筑工程,房地产刚热的时候,他瞄准了商混这个项目,一下子在清阳周边建起了三个混凝土搅拌站。那时候,开发商们都不给他结现金,都是以房子相抵,当然,抵给他的房子不但户型不好而且还是高价,不过在那个时候,即便户型不好,也能卖出去,为此他成立了房产中介公司,专卖抵过来的房子,他的搅拌站也发展到了十个的规模,他赚的钵满盆满,那些盖房子的老板都未必有他的利润高。”
“他没下场搞房地产吗?”荆涛问道。
张亚杰说:“这正是我要往下说的。许多房地产开发商拉他下场,但这个人很有邪的,就是不沾开发这个边儿,只负责供应地产商们商混,随着他抵过来的房子越来越多,他公司旗下的房地产交易公司也遍布了整个市区,最火的时候有两百多个加盟店,由他的女儿负责这一块的业务。后来的这几年,楼市不好,交易量骤降,两百多家中介公司锐减到十多家,就这,他的日子也比那些开发商们不知要好过多少倍。但无论他的日子多么好过,他这两块业务都是依托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不景气,楼盘烂尾,他也受到重挫,面对哀鸿一片的房地产开发,开发商们不是跑路就是跳楼,还有硬撑着的,他也在寻找新的出路,准备和京城的一家公司合作,在清阳建分厂,开发生产新能源汽车。老崔是他老家的人给他介绍认识的,他虽然在清阳打拼了这么多年,从未接触过清阳本地的官员,接触最多的就是住建局和质监局的人,但开发新能源汽车,是需要本地政府支持的。你说,他抱着这个目标,会给媒体中心投资购买演播车吗?”
张亚杰一口气说完,最后抛出了自己的疑惑。
荆涛说:“所以,老崔不提演播车的事,你也就不提了。”
“老崔不提,我绝不可能提这事的,我知道他们俩唱的是哪一出啊——”
荆涛问道:“你没问问老崔吗?”
“我贱呀!”张亚杰生气地说:“昨天那顿饭花了三四干,到现在想起来我的心还疼呢。”
“什么,我没听错吧,昨天晚上是你结的账?”
“对呀,是老崔让我结的账。”
荆涛不禁若有所思。
张亚杰又说道:“气得杜敏骂了一路,表示再有这样的场合说出大天也不参加了,我现在非常庆幸晓枫没有出席,如果晓枫出席了,也太给他们脸了!”
荆涛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他纠结,就说道:“好吧,亚杰,我接个电话,见面再详谈吧。”
“好的,挂了。”
荆涛接通了另一个打进来的电话,是东立组织部长尹成林。
“成林,这么早有事吗?”
尹成林说道:“荆书记,我今天早来会,昨天晚上加了个班,把咱们昨天下午商量的干部调整方案搞了初稿,我想借没上班这个时间,让您看看。”
“好的,你在办公室等我,再有五六分钟就到了。”
荆涛没想到尹成林如此积极,昨天下午刚商议的事情,尹成林今早就把方案整出来了。
他跟上级市委有个干部三年不许调动的约定,但在东立内部却没有这个约定,如果真的三年不调整干部的话,那极易造成干部队伍死气沉沉,不思进取,缺乏干劲和活力,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