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漫长的一夜刚刚过去,当第一缕阳光再度出现在月平面时,同样漫长的一天即将开始。
薛凤起已经整装待发。
一杯咖啡下肚,与爱丽丝吻别后,他穿好航天服,走出起居舱。
他其实无比怀念家乡的太平猴魁,但在月球上,一切从简。
在这里,咖啡相比茶的最大优势便是:可以制成速溶冲剂,虽然会损失一些口味,但喝完不留一丝残渣。
而茶叶如果也这样做,味道就大打折扣。
迎着阳光,他驾驶着考察车,来到距离一号基地一公里之外的舱元计划工厂。
这里地势相对平坦,未见陨石坑,而且月表结构也相对坚固,没多少粉尘。
工厂已经是一片井井有条的繁忙景象。
或者说,这里的工作与晨昏无关,也不受日夜的影响,一天差不多720个小时,时刻无休。
因为一个人也没有,干活的都是ai机器人。
三年前,这套系统被运送至月球。
他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当系统被搭建完毕,最后注入ai程序的时候,整个基地的人都沸腾了。
随着ai程序的开通,眼前这套系统,从每一道工序的装备,到具体干活的机器人,全部都如同沉睡中醒来。
它们动了起来。
它们活了。
舱元计划的执行也从那一刻开始提速。
五天前,邓爱伦院士来访,给了不少新的灵感和思路,在他走后,薛凤起立刻召集基地的骨干对已有方案进行了调整。
“设计和生产可以折叠的基建舱元模型,以及通过3d打印实现它们的复制!”
这样一来,工作量其实更小。
工厂的产能都是通过位于基地内工作舱里的系统远程设定,工作量变小了,速度自然就提高。
按照计划,今天工厂里就应该能出来第一套3d打印版的折叠基建舱元模型。
薛凤起完全可以舒服地坐在基地内部,通过监控和系统的数据来见证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时刻,但他还是喜欢那种毫无隔离的直视感。
要看得见,摸得着,心理上才有安全感。
人类如果没有这一点执念,星火计划当初制订的时候,恐怕就没有i2spo-btd,也就是生物科技司什么事了。
他驾驶着考察车,绕着工厂转了两圈,走走停停,认真仔细地察看每一个环节。
都处于很好的状态。
薛凤起望向远方,那是南极-艾托肯盆地深处。
事实上,除去派探测器去探索过这片广袤的盆地,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类涉足过那片土地。
“算了等把任务完成后再去逛逛吧。”
薛凤起收心,满意地往基地驶去。
这时,车上的通信器响起提示。
“来自地球的消息等待接通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