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么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温止却问:“我的官服呢?”
周氏的笑意僵在脸上:“官服?相公你……”
“我去翰林院看看。”温止道,“不知道又积压了多少公文……”
多干多错,不干不错。
所以现在很多人,见了活儿就躲。
可是温止做不到。
他良心过不去。
他寒窗苦读十年,不是为了躺平当咸鱼的。
周氏有些心疼,忍不住道:“可是相公都已经要申请外放了,现在还……”
不,准确地说,外放的事情已经板上钉钉,只差最后一步了。
翰林院那些琐事,为什么还要往自己身上揽?
周氏替温止感到不值。
兢兢业业做了那么多事情,也根本没有得到该有的肯定,反而被人当成软柿子欺负,给他更多的活。
温止道:“在其位谋其政,现在我不还在翰林院吗?横竖家中无事,我去看看吧。万一各地真有紧急的事情上报,不要被压住。”
翰林院现在的权利,比以往都大。
各地来的奏折,温止这样资历浅的,要进行第一步的阅读分类,然后一级一级往上呈。
这个天下,早已千疮百孔,按下葫芦起来瓢。
所以每天各种告急的奏折,都层出不穷。
关键是地方上火都烧起来了,京城从皇上到文武百官,却歌舞升平。
温止见得多,也就格外愤懑,同时倍感无奈。
周氏知道他是端方之人,心中更加爱重温止。
她亲自找出官服,服侍温止更衣净面,恭恭敬敬地把他送出去。
接下来几天,温止还像从前一样,早出晚归,日日沉浸于公事,无法自拔。
周氏则一边应付难缠的婆婆,一边收拾着东西准备离京。
初二回娘家的时候,娘问她过得好不好。
周氏说很好很好。
她不仅给温止说了许多好话,甚至连温夫人都美化了一番。
她要的幸福,靠自己争取,不用靠娘家为她出气。
那样恐怕会把温止越推越远。
关于自己和温止的未来,周氏觉得有信心。
他们会越来越好的。
正月初五这日,贺家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客人。
原来是江南杭家的人,来接杭清辞了。
来人是杭清辞的侄子杭继明,年龄和杭清辞相当,行事说话都很沉稳。
指望高纵出来应酬是不可能的,虽然杭清辞,现在算是他的人。
所以贺长恭就接待了杭继明。
杭继明先郑重谢过高纵和贺家人,然后表示要带杭清辞回江南。
杭清辞却拒绝了。
“我不回江南,那里没有我的容身之处。”
杭继明急了:“小姑姑,你不回去,留在京城,大家怎么能放心?祖父和祖母,都日日念着您……”
“那我更不该回去,让他们被人指点。”
她要留在京城。
“我暂居贺家很好,尽量不给人添麻烦。你回去告诉祖父,让他放心。我跟着贺夫人学些医术,很是充实满足。日后若是贺家有什么需要,请他帮一把,替我还这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