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仆人:“老奴还是第一次见过这种从天竺那边传进来的稀罕物。”
刘斌也觉得不可思议,“谁能想到呢,把这样金贵的东西种到庄稼地里供平民百姓使用,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说罢伸手轻轻抚摸那些如蚕茧一样的雪白,对棉匠不禁生出几分钦佩。
望着那一片片莹白,刘斌背着手,心中充满了憧憬。
他无比庆幸能得到秦宛如她们的认可,把白叠子引进阳州,因为棉匠以后将彻底改变人们的衣被方式。
这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他很庆幸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七月初十时,第一批白叠子进行采摘。
董二郎等人有采收经验,按照当初分发种子的规划挨着去看哪些村子的白叠子已经成熟。
他负责地里,秦宛如则负责作坊运作。
从各村收购来的白叠子源源不断运送到作坊,现在天气好无需晾晒,秦宛如安排人们轧棉去籽,这个不需要什么技巧。
近百台轧棉机同时动工,去籽的棉花被送至弹制房进行弹制处理,熟悉的牛筋弦震颤声响彻作坊的每一个角落。
起初刘斌定做了两百台三锭棉纺车,秦宛如觉得还不够,再添了一百台。
弹制好的皮棉送到纺纱房供妇人们纺纱,纱线分成三种,细的,中号,粗的。
细纱织出来的棉布适合夏季,轻薄透气,且柔软亲肤。中号织出来的棉布适合其他三季,粗的则适合做线毯,被套之物。
纱线出来后,他们分批次送到染坊上色。
之前秦宛如和刘斌尝试了配色,利用粉色、鹅黄、浅绿、素白搭配成条纹状的布匹,两人经过绸缎上对比,觉得这色彩温暖淡雅,非常适合年轻女郎,便试着把它做到改革过的织布机上,让织妇们尝试。
还别说,几种配色织出来的布匹非常抢眼,连刘斌都觉得不错,比起一片色的要好看许多。
织布房里的妇人们都好奇围拢在一起看,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彩英也觉得新奇,赞东西好。
于是秦宛如又尝试了几种配色,成品一出来她就让刘斌送到铺子里试水,那翻新的花样确实很讨人喜欢,价格没火麻布贵,还好看,几匹布很快就被人讨走了。
确定东西好销后,他们开始批量制作。
目前被褥和散装白叠子还未彻底侵占阳州的市场,依旧走俏。
刘斌有成熟的货运渠道,周边的其他州开始出现被褥,棉布等物。而魏州和锦州等地也陆续铺货,那边是方二娘在打理。
特别是棉布和散装白叠子,哪怕走到县城里,都是抢手货。
秦宛如把错纱配色的新花样发了几匹到闵县,段珍娘这边也跟着模仿。
当窦氏拿到那些配色的布匹时只觉得眼前一亮,色彩纷繁,有轻快活泼的,淡雅温暖的,五花八门。
她命掌柜将它们摆放到铺子最显眼的地方,如愿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询问。
错纱配色跟普通染色一个价位,人们贪图新鲜,都喜欢试稀奇。
不止棉布,还有错纱配色的线毯,被套也陆续出现了。
闵县跟往常一样井井有条,阳州这边则忙翻了天,因为到处商铺都在喊白叠子供应不够。
刘斌头大如斗。
秦宛如对这情形无比淡定,先让他们把最紧要的需求综合一番,结果却是散装的白叠子最是走俏。
散装的最容易处理,直接去籽弹制成皮棉就可以发送。
而后是棉布,结合散装白叠子缝制冬衣御寒简直是冬日里的家常必备,之后才是被褥,因为它的价格还不太亲民。
阳州这边如此,魏州锦州那边依旧如此,只有散装的白叠子搭配棉布才是大杀器,它们组合起来能走进偏僻的小县城。
秦宛如觉着,明年得把被褥的价格下调才行,得让更多的人接纳它。
作坊里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热火朝天,当地人能在这儿挣工钱,个个都有干劲。
村里的农户们也比往年更加高兴,因为今年的收获比去年翻了一翻。
不仅如此,他们自己也用白叠子缝制冬衣御寒,跟羊毛似的东西,穿到身上可暖和了。
对于他们这群人来说,这可是贵族享用的东西。
尝到了甜头的人们,开始期待明年的合作,也有观望的农户主动询问,尝试加入种植。
刘斌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当初京城那边出现白叠子时颇受人们欢迎,这边应该也差不多。
但眼下的情形完全超出了他的掌控。
秦宛如用实力证明她累积财富的速度远远甩开他几条街,哪怕他在阳州根基十足,已经累积了数十年的基础,然而跟棉匠的迅猛扩张比起来就犹如刚出生的婴儿。
秦宛如要求阳州的所有县城都把棉匠的铺子开出来,铺子只需要路段稍微好点,场地小点都无所谓,因为棉匠针对的消费群体是中低端百姓,不讲究排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