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小飞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也就是说,一旦新作物种子成功,那么朝廷就会重新丈量苏松嘉湖地区所有的田亩数量。
然后,才会根据这个田亩数量,再加上新作物的产量,最后来重新核定新的税赋标准。
“丈量田亩?原来是这样?”
朱棣这一下才算是真的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原来根源就是在这个丈量田亩之上。
自大明立国以来,朱元璋为了优待读书人,给读书人提供了许多的福利,比如名下田产免税,全家免除徭役等等……
然而,到了后来,这些读书人也开始利用朝廷给予的福利,大肆接受投献田产。
所谓投献就是指原来的田主将名下田产,过户到拥有免税资格的读书人名下,然后这田产虽然还是由原田主在耕种,但是变成了免税田。
而那份本来需要交给朝廷的税赋,就落在了被投献的读书人怀里,这就是典型的挖朝廷墙角。
而这种状况又以苏松嘉湖地区为重,因为朝廷核定的税赋越重,投献越是有利可图。
同时,这地方的读书人数量也确实很多,中举的,中进士的,还有当官的,致仕的……
于是,在他们的名下,实际上就占有了至少所有地总数的一半田地。
也就是说,苏松嘉湖地区有一半土地的税赋就落到了这些人口袋里。
而如今又有丝绸之利的刺激,这些田地产生的收益就更加可观了,只不过,这些利益都和朝廷没有任何关系。
即便是这样,这些拥有众多土地的人,依旧不会满足,他们还会勾连官府,使用各种方法将一些良田以荒地或者是其他名义变成他们所有。
而这一部分土地根本就不会在当地官府的黄册上出现,也就是说,在朝廷的记录中,这部分土地是不存在的。
而这一部分田地,又被称为隐田。
如果朝廷一旦重新丈量土地,那么这些隐田和投献的田地都会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这些真实的数据一旦被曝光之后,这些拥有田产的官绅和读书人,就不得不面临要么清退田产,要么从此为超出免税部分土地缴税的结果。
这个年代的人都视土地为命根子,你要让他们将吞进去的土地再吐出来,这就是在要他们的命。
所以才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整个苏松嘉湖地区的乡绅和官员全部沆瀣一气,一同抵制新作物的种植。
“海商,乡绅,官员,隐田,有意思……”
朱棣伸手在桌案上用手指直接轻轻敲打着,他在思考该如何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这个问题绝不是查处一两个官员,或者是抄没一家乡绅就能解决的。
“诸亮,你对这件事有没有什么想法?”
朱棣想了一会儿,然后又看向诸亮,打算问问他的意见。
在他的印象中,和王仁偏重于阳谋不同,诸亮对于偏阴谋的策略是比较有天分的。
“说起来微臣倒是有一些想法,只是不知道对不对……”
诸葛亮回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