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小飞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了战力远超卫所军的守御军府的存在,大明的边防暂时就算是稳固了下来。
当然,这绝不是最终的状态,因为对于朱棣来说,在他的理念中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但是,现在的他需要一些时间来完善大明的内政治理架构,还需要要时间恢复大明国力,所以,防守态势只是暂时的,进攻才是未来大明的主旋律。
除了常备军的建立,朱棣还一道圣旨将北平的西山工坊整个一分为二,直接搬迁了一半到了京师。
搬迁到京师的西山工坊直接兼并了原本工部下属的各个军械制造局,火器制造局等机构。
成立了直属于朱棣的大明皇家制造局,在制造局下面又分为军器司和民物司,分别研发制造军用和民用物品。
而原燕王府工正罗福,也到了京师,成为了大明皇家制造局的第一任主事,品级定为了正六品。
和北平的西山工坊不一样的是,大明皇家制造局更加着重于新技术的开发。
没有人知道,朱棣对这个皇家制造局到底寄予了多么大的希望……
在朱棣眼中,皇家制造局就将是大明工业革命的起点,也是承载他制霸全球野心的重要支点。
在不久的将来,整个大明的技术革新,都将由这个皇家制造局率先开启。
暂时忙完常备军的事情,时间就已经到了十一月底,那些在京中京师中等待了半个月的被遴选官员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朱棣将在十二月初一对所有参与遴选的官员进行面审,面审之后,所有通过的官员就能被授官然后进入如今大明的中枢各部。
而那些被淘汰的官员,也会经由吏部重新委派官职,并且保证,重新委派的官职品级一定会高于他们参与遴选时所任的职位。
这样一来,参与遴选的官员心理压力都不是太大,能留在中枢固然好,就算不行官升一级也算不错。
很快就到了十二月初一,这一天所有被遴选出的五百六十五名官员,在皇宫外列队入宫接受朱棣的面审。
朱棣将面审的地方放在了乾清宫,每一次召见十名官员,大概花费一盏茶的时间进行面审。
从天蒙蒙亮,一直到掌灯时分,这一场规模浩大的面审才算是终于结束。
五百多名官员中,朱棣最终子圈出了一百二十六名官员被留下来进入中枢。
实际上,就这一百二十六名官员,朱棣都觉得有些多了,因为他真正满意的人才几乎没有几个。
所有被遴选出来的官员都不出朱棣的所料,九成九都是经科举出身的正途官员。
而那些非正途官员,就连站到朱棣面前接受面审的机会都没有。
对于这个结果,朱棣早有所料,倒也谈不上有多失望。
留下这一百二十多名官员,朱棣的打算也仅仅是让他们暂时充实一下中枢的职位,从而保证各部能够正常运转。
如果最后真能从其中找出几个真正的人才,那又是意外之喜了。
就在结束面审后的第二天。
马和终于带着他在海外收罗的四十七名海盗首领,专程入京觐见了朱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