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494章朱由校上线【2 / 2】

长平冀大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熊廷弼领命后,尚未离开京城,就得到了辽东开原失守的消息。

于是,熊廷弼连忙上书皇帝,表示辽左是京城的肩背,河东是辽镇的心腹,开原是河东的根本。

要想保住辽东,开原就一定不能放弃,开原很重要,有开原在,北关、朝鲜还可以借机给后金造成威胁,两面夹击。

现在开原失守,北关失去助力,肯定会投降后金,朝鲜也不得不屈服于后金。

总结一句话,开原一定要拿回来,钱要给够,兵要给够,权力也要给够,我要这些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国家。

奏章递上,朱翊钧全部同意,要钱给钱,要兵给兵,还给了尚方宝剑,给足了权力。

熊廷弼带着皇帝的信任出发了,刚出山海关,又得到消息,继开原失守后,铁岭也失守了。

……李成梁老家没了!

沈阳以及沈阳周边堡垒的士卒、百姓集体逃亡,辽阳一带也是人心惶惶,萨尔浒一战的后遗症太大了。

杨镐吹的牛也太大了,十万左右的军队,他硬是吹成四十七万大军,胜了还好,一败,这数字就成了努尔哈赤的勋章。

别人一听说这人领着几万大军干掉了四十多万朝廷军队,还不得吓死!

这就跟土木堡之变中,也先率领的数万铁骑大败朱祁镇的“五十万”大军一样,一胜,这五十万大军的威慑力就全成全了也先。

人心散了,队伍也不好带了,面对这个烂摊子,熊廷弼只能加快速度向前,毕竟皇帝已经给足了支持,这要是干不好可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前进途中,熊廷弼遇到了很多逃亡军民,他劝说这些人回去,同时砍了逃跑的将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等人。

百姓、士兵逃跑得劝,得哄,武将逃跑,那就得杀了,谁让你们领着俸禄不干事呢?粮饷再少也不会少了将领的,逃跑纯粹是胆小。

贪污的武将陈伦也被熊廷弼宰了,同时,熊廷弼上书弹劾镇辽总兵官李如桢,用李怀信代替。

看名字就知道了,这李如桢也是李成梁的崽,能力跟李如柏一个样,等于没能力,能当总兵基本是沾了李成梁、李如松的光。

李成梁老家铁岭被后金攻打时,李如桢坐着看戏,捏着兵马不去救援,于是他被弹劾了,罪当斩首。

跟李如柏、杨镐一样,李如桢也没被杀,崇祯四年,崇祯皇帝念及李成梁的功劳,特意赦免李如桢,改斩首为充军。

罢免李如桢,任用李怀信后,熊廷弼又接着上书朱翊钧,要求召集军队十八万人。

将这些兵马分布在云阳、清河、抚顺、柴河、三岔儿、镇江等战略要地,首尾呼应。

遇到小规模战事就各自拒敌防守,敌人大规模入侵就互相接应、援助。

另外再挑选精兵悍将组织游击出战,攻击敌人的零散兵马,扰乱他们的耕种、放牧,轮番出击,让敌人疲于奔命,最后瞅准机会进兵剿敌。

没啥意外,朱翊钧还是照准了,对于一个重视边防的皇帝来说,边关战事只要有理他是挺支持的……除了张居正的人,比如戚继光。

熊廷弼刚到辽地时,令佥事韩原善安抚沈阳,韩原善害怕后金军队,不肯去。

不去就不去吧,熊廷弼又安排佥事阎鸣泰去,阎鸣泰走到虎皮驿后,大哭着跑了回来……

熊廷弼:……特么……这都是些什么队友?

无奈,熊廷弼亲自出发,从虎皮驿抵达沈阳,又冒雪夜往抚顺。

总兵贺世贤劝他,说抚顺距离后金地盘太近,恐有不测,熊廷弼表示冰雪满地的,敌人哪会想到我会来呢?

熊廷弼一行打起鼓、奏着乐,大摇大摆的进了抚顺城。

兵灾之后,抚顺方圆几百里内不见人影,熊廷弼祭祀了战死的将士后,大哭一场。

接着在奉集显示了一番军威,察看了当地的地理形势,然后返回,一路上招集流民,修整防守战具,分派兵马驻扎,让当地军民的心重新稳定下来。

熊廷弼身高七尺,胆子很大,通晓军事,武艺出众,能左右开弓,前期当辽地巡按时就主张防守,到这时更为坚决的主张拒敌守城。

可惜,这人脾气太过火爆,经常骂人……骂得还贼难听,因此辽东那些武将、官员跟他很合不来。

泰昌元年八月,朱翊钧刚死,努尔哈赤就率军进攻蒲河。

明军散亡七百多人,但明军将领贺世贤等人也有不少斩获,拉平不敢说,至少败得不是很惨。

边关无事,朝堂却有事,朝堂上,给事中姚宗文摇唇鼓舌,大肆诋毁边关将士,政治影响了军事。

姚宗文初任户科给事中,因守丧离职回乡,回朝后想入补做官,但吏部几次申请朱常洛都没得到批准。

姚宗文非常担心,于是假借自己招来了西部百姓的名义,托朝中大臣推荐自己,荐章上了几次,还是不得任用。

姚宗文没法了,就写信求熊廷弼,让他帮自己求一个官,毕竟谁都知道他熊廷弼深受皇帝信任,虽说信任他的皇帝已经没了,但此时熊廷弼依旧是高官不是,求个情很难吗?

熊廷弼:……等下,这故事有点熟啊?什么武植武大郎,不帮你是不是要给我老婆造黄谣

故事发展一如武植,熊廷弼没帮姚宗文,于是这货怀恨在心。

这货化仇恨为力量,一路巴结,复职于吏科,申请到辽东检阅兵马……专门来帮熊廷弼挑刺。

坑货有一个就够了,但熊廷弼却一次性遇上两个,另外一个货叫刘国缙,辽东人,原为御史,在三年一次的考绩中被贬职。

辽东战起,朝廷决定用辽人,于是他做了兵部主事,参与军务。

刘国缙主张召募辽人为兵,按他的办法召募了一万七千多人,后来有一半逃了,熊廷弼于是参了他一本。

刘国缙由此也对熊廷弼产生了怨恨,过去熊廷弼当御史的时候,与刘国缙、姚宗文一起负责进言,相互之间,意气相得,共同以排斥东林、攻击道学为职事。

现在熊廷弼升官了,不念旧情了,两人非常失望,也非常怨恨,于是两人联合,一起诋毁熊廷弼。

这波该怎么说呢?官场果然不好混啊,熊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