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480章你他喵的,真该死啊!【3 / 3】

长平冀大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同年,刘瑾又主持裁撤了部分地方官府添设的县丞、主簿等官职,以及个别少数民族地区的流官。

再次,抑制官职加赠、官员恩荫,一次性把文官、勋贵全得罪了。

恩荫这个东西由来以久,从秦到清,一直都有这个政策,比如,一个武将如果功劳实在太大,不好封赏,皇帝一般会把这份功劳赏给武将的子嗣。

一些著名的武将,之所以能有几个儿子领爵位,靠的就是父辈恩荫。

至于文官,武将恩荫靠战功,文官恩荫就是靠政绩了,明朝之前,文官有政绩的可以封爵。

到了明朝,除李善长、刘伯温、汪广洋等开国文官,靠着军功能封爵位外,其余不过“三王”等廖廖几人。

原因就是朱元璋规定文官封爵必须有社稷军功,不然,任凭你政绩再大,也没有爵位给你。

比如三杨、李东阳、杨廷和、张居正等人,能耐大吧,但就是不给爵位。

文官非社稷军功不予封爵,那该怎么赏呢?答案很简单,加赠官职、恩荫他们的子弟当官,不用科举,不用考试,直接拼爹就能当官。

当然,这个操作并非明朝独创,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很流行,甚至于很严重,造成了冗官。

言归正传!

明朝从洪武二十六年到正德元年,规定文官一品到五品,有政绩的,退休致仕的时候都可以加赠官职。

比如你一辈子只干到吏部侍郎,到老退休时,朝廷一般会给你加个尚书衔,让你领着尚书俸禄退休。

换成武将就是,一个伯爵,病逝、战死后,朝廷会追封你为侯爵,侯爵的追公爵,公爵的追封郡王爵,比如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等。

而到了正德二年,刘瑾掌权后,极大缩小了文官、勋戚的加赠范围。

文官正一品、从一品,有政绩的,依旧可以加赠官职。

但正二品到正五品的文官……抱歉,没戏了,管你有多大政绩,品级不够,通通不行。

勋贵也跟着遭殃,要么你有军功,要么勋贵干着文官的活的,必须正二品以上,政绩显著,才能加赠官职。

换句话说,要是你文官品级不够,勋贵战功不够,那你退休前什么职位,退休后还是什么职位。

生前什么爵位,死后就还是什么爵位,想要个荣誉,简单啊,把品级提上去,把军功拿出来,没有?抱歉,这也没有!

再就是抑制恩荫,从洪武朝到正德朝初期,不管你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你有政绩、军功,你是有可能替你的子孙后代挣一个铁饭碗的。

爵位不现实,但那什么世袭锦衣卫指挥使、千户、百户,国子监生、地方县丞还是可以想想的。

但刘瑾这么一搞后,不行了,要么你是正一品、从一品大官,还有显著政绩,那你的后人可以跟着沾光。

要么你勋贵上阵杀敌,拿军功给你的后人换个铁饭碗,要是都没有,那抱歉,这铁饭碗不给你。

最后,也是刘瑾干得最缺德的一件事,算旧账。

曾经是人死账消,只要你没有干谋反的事,没有参与十恶不赦的事情,那你人一死,旧账翻篇。

刘瑾掌权后变了,只要你干的事违背大明律,或者说违背了正德皇帝的意志,那你就得被清算,死了也要清算。

抄家、流放、坐牢、追夺加赠,反正只要有证据被他捏住,那他就得搞你,管你死没死,通通办你。

经过这么一搞,官职大幅度缩水,本来人多粥少,现在粥更少,朝臣的怨气可想而知的重。

再撤巡抚,想做个封疆大吏基本等于没戏,三司使回归,地方上又是三权分立,想当土皇帝,没戏了。

又削减加赠、恩荫,想要个荣誉,难!想给后人挣个铁饭碗,难上加难!

甚至于,还要追查旧账,人死账不消,得一辈子兢兢业业,保证不犯错……

文、武:……奸贼、逆贼、恶贼,阉狗,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带坏皇帝……总而言之,你他喵的真该死啊!(_)

就这操作,就这规模,别说刘瑾意图谋反,就算不谋反,努力当一个贤宦,他也死定了,无他,动了太多人的蛋糕了!

大臣们在弘治朝被皇帝捧着、敬着、宠着,哪里受过这种委屈

不给你刘公公、立皇帝一点颜色看看,你真当文官都是文弱书生,勋贵都提不动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