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不愿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夏家父女回来的第二日,夏兆丰就重回了县衙。
郑智明看到自己家师爷总算回来了,激动的眼泪都要掉下来,“夏兄啊~你总算回来了,没有你的日子里~”
心中已经响起了bgm的夏兆丰赶忙拦住了郑智明,“别别别,清华兄别激动,咱们有事儿好好说。”
“怎么样?南边近来如何?”被打断了的郑智明,倒是问了句要紧的事儿。
夏兆丰如实回答:“也就那样,当然,比咱们这儿是好不少。就是跟往年比起来,说是年景还是差些。粮食什么的倒是有,但也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哎,估计都得看今年夏收了。”郑智明叹了口气,“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慈济堂从正月里开始施粥,如今更是停不了了。
你不在的这一月,新来的移民户,倒是又带来了一批老乡,我和李大年光量地分田都能从早忙到晚。
连累得我家夫人也每日去慈济堂熬粥施粥忙个不停,还得愁怎么买得上便宜点儿的粮食。
今年春耕又比往年晚了一些,这日子过的真是今朝不知明日事,搞得我日日夜不能寐啊~”
“清华兄,有话直说。”夏兆丰面无表情的说道。
郑智明尴尬得笑了两声,“呵呵,既然夏兄这么说了,那我也不客气了,你那粮食有没有多买?要不然让一点给我?”
“清华兄,我有一事不明。”夏兆丰答非所问。
“你说。”坐在桌案后头的郑智明,此时站起了身,把屁股挪到了夏兆丰旁边的椅子上,神色严肃又认真的看着夏兆丰,“有何事不明,夏兄尽管说,我必知无不答,言无不尽。”
他就差说,我知道你有粮,只要你匀我一点儿,想知道啥都行!豁出去了~
崔承允微一点头,然后才问:“您那卖扇子的银两,能支撑到夏收吗?关键您这么做,用自己的钱,来养老百姓,是图什么呢?”
虽说崔承允自认是个热心肠,但是他自己扪心自问,是绝对做不到像郑大人这样,倒贴着做官的。
老百姓的确不容易,但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似乎就是增加就业,让老百姓有条生路了。
像郑大人这样,拿出大笔的银两,倒贴进官衙的行为,夏兆丰确实觉得非常人所能理解。
没想郑智明却两手一摊,“这钱也不是我的啊,是我大哥的。”
呃非要这么说的话,勉强也算吧,夏兆丰只得略微点了下头。
郑智明继续说道:“当然,我也出了那么一点点力~不过主要还是我大哥的那个章,比较值钱。我本也不缺那些钱,用来接济治下的百姓,全当去庙里烧香捐了香火钱,有何不可?”
“哇,那您这香火钱,倒是真的不少。”夏兆丰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呵呵,”郑智明坦诚道:“实不相瞒,我们郑家,在都城也好,在整个大荣也罢,也算是叫得上名号的人家了,咱们宗支旁支加起来,每年捐的香火钱,别说几千两了,几万两恐怕也是有的。
有道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既然我也不缺钱,这儿也没个寺庙道观的,我拿钱做善事,全当积德有何不可?
咱们八方县这不是才刚开始吗?自然比别的地方困难些,往后就好了,我别的没用,这份信心还是有的。”
原来,这,就是贵族阶级啊。
夏兆丰不免在心中感叹,这几千两的银子,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是巨资。但是在荥阳郑氏这里,却就是举手之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