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风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十多年前, 保安县文工团不是现在这样的,它也曾经受到县百姓的欢迎。
当时的文工团团长,就是钟君卓的父亲钟思华。
钟老团长在文工团上倾尽心血, 很多事情都亲历亲为, 甚至倒贴工资,修补文工团一些破了的设备等等。
钟家原来有两个孩子, 之所以说是“原来”,是因为除了钟君卓之外, 她的哥哥钟君来已经不在人世了。
钟君卓兄妹原本都是文工团的演员。
钟君来跟团里一名女演员相恋, 后来女演员被县里一个家庭好的男人追求,女演员变心了, 钟君来去挽留无果, 发誓要让女演员后悔,于是动了歪心思,想去香岛赚钱,结果溺死在海中,而且还是钟思华亲自去打捞的尸体。
在那女演员变心之后,钟君来无数次朝钟思华抱怨,说钟思华总倒贴文工团。身为文工团团长,钟思华是团里工资最高的人, 但他总存不到钱。
钟君来觉得,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父亲一分钱都不剩,他们家里日子又怎么会比挖墙脚的那个男人差?他心爱的人又怎么会离他而去?
钟思华觉得自己儿子思想出了问题, 父子俩因此起了争执, 但这一切都随着钟君来的死亡而结束,剩下的只有钟思华无尽的痛苦。
钟老团长也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他的爱人早亡, 所以他将心血都倾注在了文工团,因为他与爱人就是在宝安县文工团相识相知,最后结婚生儿育女的。
钟君来去世之后,钟思华终于察觉到,自己一心扑在文工团上,忽视了自己儿子的内心变化,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他心灰意冷,提出了请辞,于是文工团团长的位置就此换了人。
钟思华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去当地武装民兵队帮忙,因为总有逃港人溺亡,他会帮忙打捞尸体。
虽说破除封建余孽的口号喊了好些年,但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没法一下子除掉的。比如说,百姓们到现在还觉得人死了会带来晦气,更别说直接碰触尸体了。
可逃港人千千万,溺亡人数不少,宝安县派出所总不能让这些尸体一直漂在水上,于是就请人打捞尸体,而这些人被称为“拉尸佬”。
只要打捞并埋好一具逃渡客的尸体,派出所会为此出具证明,让拉尸佬到县里领五块钱。
在这个年代,五块钱不是一笔小数,城里一个普通工人每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块,按这个算法,一个拉尸佬打捞几具尸体,就能顶上工人一个月工资。
然而,在这“高薪”之下,做拉尸佬的人却并不多,因为一旦做了,邻里亲人都不愿意再来往,所以拉尸佬一般都是孤家寡人的多。
钟思华之所以加入,并不是想赚那点钱,而是因为这些逝去的生命让他想到钟君来,想到也许那些浮在水里的年轻人,也跟他儿子一样,跟家里有矛盾,他希望尽一份力,让这些年轻人的家人们见他们最后一面。
他变得沉默寡言,完全不再管文工团的事情,钟继君还在文工团,恨死那名女演员了,也恨现在将文工团搞得乌烟瘴气的廖主任。
“这舒团长和廖主任根本不懂艺术!”钟君卓愤愤地说,“他们两个原来就是会计和管饭堂的,后来钻了空子,就坐了上去,逼走了很多原来的老演员,把职位卖给家里有钱的,整个文工团都废了。”
“怎么会这样……”李潇潇听完后也十分震惊,“这手续是怎么通过的?”
钟君卓说:“他们往上报,报的是老演员自己不想干了,然后把新来的替补吹得天花乱坠。唱歌,大合唱就把人给忽悠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