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暖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样是皇子,皇帝又是重视亲情的人,没有猜忌几位殿下的意思。潇虹姐姐说的理由是什么,或许连朱棣都不知道。仪华一点点搜寻脑海中关于皇子迎娶外族贵女为正妃的故例,隋朝二皇子晋王杨广便是以西梁公主兰陵萧氏为妻。杨广和秦王都是贤王,有一定的名望,对储君之位有一争之力。当年丞相高颎便是以晋王妃是外族女子为由,反对立杨广为储君。
皇帝为稳固太子的地位,颁布了一系列礼仪,譬如“居嫡长者必正储位”。或许皇帝不是猜疑秦王,而是担心半路追随自己的功臣。军中之人往往信服强者,以力量为尊,心思单纯。帝后从她小时候开始培养太子与潇虹姐姐的感情,除了看重潇虹姐姐的才德,也是看中了常叔叔在将军中的名望。潇虹姐姐显见得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皇宫又要谨言慎行,才隐晦地提点她。
为帝王者,连血脉至亲都不能尽信,只恐某一日臣子黄袍加身,儿子逼宫篡位。母亲艳羡帝王家的富贵,每每在父亲和她耳边吹风,要他们争气获得皇帝的赏赐。天家就一定不好么,也不尽然,按母亲的话,有了责任必然伴随福气,这福气就是有带领天下人过上好日子的能力。有一日她做了燕王妃…哎呀,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她在这里瞎想什么。
“徐姑娘,徐姑娘?”朱棣一声一声唤仪华,仪华抬头,“什么?”朱棣无奈摊手,“徐姑娘,你已经皱眉很久了。我还是那句话,遇上什么麻烦事,尽管来找我。这是我的承诺,永远有效。”仪华抹了抹眼睛,不若,不若信眼前人一次,“殿下,若有一日皇爷为你赐婚,你当如何。”朱棣忖度仪华心思,显见仪华是试探他,只是朱棣不愿欺骗仪华,“徐姑娘,若真有那一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原来只是这样啊,连哄她高兴都不愿。仪华一跺脚欲走,“殿下既然顺从皇爷之意,大可做一个仁德的亲王,等候皇爷赐婚便是,何苦招惹我。”朱棣情急之下顾不得许多,拽住仪华袖子,“我打一出生便是按照父皇教导行事,兢兢业业未敢有一丝差错。只是感情一事哪里由人?我自大哥婚仪那日见你,便觉倾心。父皇若能成全我一片真心,我这个做儿子的自然感激戴德;父皇若不允,也一定是有自己的考量,我不能不孝,不能拿你的清誉作赌。”
听了朱棣这样一番长篇大论,仪华倒是想起了霖铃悲切之下的言语。当时仪华不理解霖铃,以为男女相爱便该相守;如今看来,却是有许多事比儿女情长更为重要。元勋长女,是荣耀,也是枷锁。仪华回转身子,“臣女只是一时意气,还望殿下不要见怪。殿下苦心,臣女明白。”朱棣松了一口气,“女诸生这般聪慧,自是能想明白的。徐姑娘,按世人的眼光,我该去请父皇做媒求娶;只是我更愿意与未来的妻子心意相通,不使她觉得是被迫接受这门亲事的。”
仪华睁大眼睛,似要看清楚眼前之人,“殿下此言,倒显得离经叛道了。”朱棣的衣角被风吹得翻飞,“道理总不是一成不变的,父皇开国便是要重立法度,建立秩序。我想女诸生熟读史书,应当明白变革的重要吧。”仪华撇开视线,“我自是明白,殿下也不要忘了,商君的下场。”朱棣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我会辅助父皇和大哥,即便做了商君,为百姓,无怨无悔。”
仪华款款对答,“殿下高义,臣女拜服。殿下有爱民之心,臣女愿襄助殿下。”朱棣雄心万丈,“好!有徐姑娘此言,我更添信心。愿与徐姑娘携手,共助父皇开万世太平。”仪华俏皮地眨眨眼,“殿下可有尝到臣女与邓姐姐制作的红豆酥?”朱棣略略明悟,“自是尝过,其味乍尝之下颇苦,细品倒是甜。徐姑娘想说?”仪华颔首。
徐达解甲归家,谢氏携仪华、允恭和妙清出迎,“大将军回来了。”徐达一手执起谢氏,一手拉过仪华,“我听说贾姨娘平安生产,辛苦夫人了。”谢氏皮笑肉不笑,“大将军出外作战,妾为大将军打理家宅乃分内事,并不辛苦。”徐达摸摸仪华发辫,“大丫头出落的越发好了,也是夫人教导有方。”仪华仰头对上徐达温和的目光,“女儿就算不能去沙场为国效力,也总不能丢了父亲的脸面。”
允恭凑上前来,“父亲,还有我,我在大本堂有好生向太子殿下学习,念完了《大学》呢。”徐达看向允恭,“允恭也很好,个子长高了。”允恭闻言更是挺起了胸脯。徐达又问,“二丫头呢,二丫头想不想爹爹?”妙清努力仰脖,“爹爹是大英雄,保护百姓去了,我明白的。”徐达谢氏相视一笑。
黄昏接到圣旨,要讨虏大将军徐达与家眷次日进宫赐宴。谢氏送走小火者,“往常你出征回来,皇爷都是派个皇子送来赏赐,这次怎么不同了。”徐达拧眉,“不可妄自揣测圣意。”谢氏撇撇嘴,“你怎么说也是和皇爷打小儿长大的,连这个都不知道?”徐达无奈放下筷子,“皇爷英明,哪是我这个只知打仗的莽夫能明白的。皇爷这么做,自有一番道理。”
仪华换上一身淡黄色正装,趿上绣鞋,前往正院给徐达谢氏请安。徐达酣睡方醒,推一推身边的谢氏,“夫人,该起了。”谢氏不满地嘟囔,“别吵,让我再睡会儿。”徐达暗暗觉得好笑,又推了推谢氏,“夫人,再过一会儿仪华该来请安了,让女儿看到你这副惫懒样子…”谢氏瞌睡立时消散,一个激灵起身,“快点穿衣服,可不能让大丫头笑话。”
仪华规规矩矩地立在门外,“父亲母亲可起身了。”青平挑帘子出迎,“大小姐,将军和夫人正在洗漱,请小姐进来稍候。”仪华进内,“父亲母亲洗漱,依礼我这个做女儿的该侍奉在侧。”谢氏听得仪华到来,扬声道,“大丫头孝心,爹娘知道。这儿有青平她们呢,这些小事还轮不到你亲自做。”
仪华端端正正立在那儿,欲要接过青平手中的與盆,“仪华自知不如青平细致,不过尽一份心意罢了。”徐达看不得妻女这般推让,干脆发了话,“好了夫人,大丫头要做便由得她去。左右将来也是要侍奉夫婿的,现在学一学也没什么不好。”谢氏柳眉倒竖,“我们大丫头要才有才,要德有德,哪里就要这般侍奉夫婿了。还是说你这位叱咤沙场的大将军,自个儿想让我侍奉你,却不好意思明说。”
徐达心知谢氏是真动了气,“我哪里就有这种意思了,你我成婚多年,我在家的哪一日不是体贴你的。”谢氏不依不饶,“折腾我的大丫头,也不行。”徐达吐出漱口水,“不是我要折腾大丫头,你不是总想把大丫头嫁到皇家去么,皇爷对儿媳的要求,你总应当知道的。”谢氏支支吾吾,“那,那也不行,我们大丫头找,就要找个知冷知热的。不行你把妙锦嫁去,也是一样的。”
徐达无奈扶额,“妙锦才多大,你就要算计她的婚事了。”谢氏瞪眼,“我是她的母亲,自然该为她早做打算。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还是指腹为婚呢,你怎么不说你的皇爷。”徐达暗笑谢氏吃醋,“那不一样。”谢氏穷追不舍,“那为什么不一样。”徐达据理力争,“你心疼你的大丫头,我还心疼我的妙锦呢。”谢氏声音抬高,“徐天德我可告诉你,大丫头也是你的女儿,嫡长的女儿。”
仪华缩成个鹌鹑,好在徐达和谢氏忙于争辩,暂时顾不上留心仪华的神色。仪华知道三妹是父亲母亲之间的一个心结,却没想到在言语之间父亲竟是把她只算作了母亲的女儿。难道父亲打她小时候起,对她的好全是假的么。她只是一个依靠父母生活的少女,有什么值得父亲费尽心思欺骗的。或许父亲并没有这一层意思,是她和母亲想多了。
想明白这一层,仪华上前解围,“爹娘快别吵嘴了,皇爷今儿个赐宴,我们可不好让皇爷等。”徐达顺台阶下来,“夫人,你不是与皇后娘娘要好么,这么久没见,也不着急。”谢氏缓过神来,忙不迭点头,“是了,我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快,大丫头,给娘看看,娘穿这件紫红色的如何。”仪华有心缓和父母关系,“娘长得好,自然穿什么都好看,父亲说呢。”徐达心领神会,“当然了,谁见了不道一声吴中谢氏貌美。”谢氏嗔徐达一眼,“油嘴滑舌。”
马皇后眉开眼笑,“老徐和谢家妹子来了,快坐吧。皇爷盘算你们要来,特意吩咐御膳房做了烧鹅呢。”朱元璋热情招呼,“老徐这一场仗不好打吧,朕听说扩廓帖木儿又逃了。”徐达还没坐稳,又慌忙起身,“臣辜负了皇爷对臣的期望,请皇爷赐罪。”朱元璋摆摆手,“你呀就是太谨慎了,朕不过说一句扩廓帖木儿难对付,又没有责怪你的意思,请的什么罪。”
朱标潇虹联袂而来,行了个小辈的礼,“徐叔叔辛苦了。”徐达侧身避开,“臣当不得殿下娘娘如此。”朱标坚持要行完礼,“徐叔叔莫要自谦,保卫边疆辛苦,标作为太子,自然该感谢徐叔叔的。”潇虹吃过教训,谨慎开口,“徐叔叔在外为国效力,谢伯母同徐妹妹打理家宅支持徐叔叔,也该表彰。我这里有一些物件,不算名贵,胜在合用,便赠予谢伯母和徐妹妹了。”
仪华在皇帝面前,自是再规矩不过,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礼,“臣女谢过太子妃娘娘。”朱棣急急忙忙赶来,“给父皇母后请安,大哥大嫂,徐叔叔谢伯母好。儿子来晚了,还望父皇勿怪。”朱元璋白他一眼,“跟老子道歉做什么,今儿是你徐叔叔的庆功宴,你该同你徐叔叔道歉去。”朱棣转向徐达,“徐叔叔,我不是有意的。方才去给徐姑娘挑礼物,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才误了时辰,徐叔叔勿怪。”
徐达摆摆手,“小女何德何能,得殿下厚爱。臣肝脑涂地,不足以报圣上万一。”朱元璋倾身向前,“哪里就需要你肝脑涂地了,不过嘛…”徐达会意,“皇爷有命,尽管吩咐,臣必不推辞。”朱元璋瞟一眼朱棣,朱棣正一味偷看仪华,“朕与卿布衣之交,患难与共二十年。自古以来,相处较好的君臣往往结成了亲家。听说你家大丫头贤淑,与朕的四子朱棣正好相配,不如给朕做儿媳。”
徐达偷觑仪华的神色,却见仪华双颊绯红,并无不愿之意,“皇爷看重臣和臣的女儿,是臣一家之福。”朱棣仪华出列,并排跪好谢恩。马皇后忙叫了起,“昨儿个皇爷还同我说,你家大丫头自小儿贞静好读书,要让小一些的怀庆她们学习呢。”朱元璋与马皇后对了个眼神,“还是老徐痛快,当初和伯仁指腹为婚的时候,他还左推右搪的。”
马皇后瞧一眼潇虹,潇虹微微低首,“人伯仁也是觉得孩子没有出生,不知道性情如何。万一和咱的标儿处不来,岂不是生生耽误了两个孩子。”朱元璋兴头上来,灌了一口酒,又吩咐人给徐达满上,“我看两个孩子现在很好,伯仁他也太多虑了。咱们的孩子,还能亏待了他的宝贝女儿?”朱标握紧潇虹的手,传递给潇虹力量。
朱樉穿戴整齐就要出门,观音奴拦住他,“你要往哪里去?我可告诉你,这是在京城,天子脚下,别老想和邓氏厮混。”朱樉头也不回,“父皇早先传过旨,今儿摆宴犒劳徐叔叔。”观音奴眉毛一挑,“就是和哥哥作对的徐达?”朱樉心下不喜,“你不乐意,可以不去,没有人勉强你。你若要当北元的郡主,我也不拦你,和离就是。”观音奴几步转至朱樉身前,“妾没有这个意思,也不会和殿下和离。”
朱樉携观音奴乘轿,朱棢本就住在宫里,几人姗姗来迟。朱元璋脸色由晴转阴,“朕早先便告诉过你们,这是与你们徐叔叔用宴的日子。你们是把朕的话当耳旁风,还是不把你徐叔叔当回事?”朱樉赔了笑脸,“儿子哪里敢呢,不过是家中有事,耽搁了。”朱棢连连附和。马皇后劝朱元璋,“皇爷,这是定亲的好日子,可不兴闹不愉快的。”
朱棢一愣,“定亲?和谁?”徐达站起身,“晋王殿下,蒙皇爷看重,为燕王殿下和臣长女徐氏定亲。”朱樉给了朱棣一记眼神,朱棣摸摸鼻子。朱棢反应迅速,“早听说徐家大姑娘美名,正该与四弟相配。恭喜四弟,恭喜徐叔叔。”做弟弟的都定了亲事,当兄长的却还没有着落,父皇是不喜自己么,朱棢犯了嘀咕。观音奴不满正待发作,被朱樉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马皇后意识到不妥,“老三也别急,你父皇和我也替你考虑过的,主要是没有年龄相仿的国公之女。过些时候的年节宫宴,你父皇和我会为你好生物色的。”朱元璋啐了一口,“我看这小子对自己的婚事是一点不上心,皇后何苦为他操这许多心。”朱棢嬉皮笑脸,“儿子没有,父皇冤枉儿子,还是母后心疼儿子。”朱元璋笑骂,“这小子倒会讨你母后欢心。”
当日宴会持续到夜深,朱元璋喝得烂醉,被马皇后和小火者搀到坤宁宫。徐达与谢氏回房嘀嘀咕咕这门亲事,不出意外地,徐达被谢氏好一通骂。朱棣对上仪华探寻的眼神,慌忙别开,更让仪华确认这是他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