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溪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速度相当快,所有人力部分都是河对岸的劳改农场接手的。主要也是没有什么高大建筑,最多就是两层。
这边荒了太多年,除了一些老年间开垦的痕迹,也就是边缘部分当地农民种了一些菜田,基本上就是一片苍茫的芦苇荡,风吹草低也见不着牛羊的那种。
树木不多,比较集中的几块加起来也就是一万多亩林子,水到是不少,几个大塘子看样子也差不多近万亩的水面。
对于整个二十六万亩平原来说,这点树都可以忽略不计了。水到是算不上少,对垦田还是有利的。
这地方也不缺水,潮白河,永定河,运河都在这片儿,这里是入海口,历史上黄河有一段时间也是走这片的。
周边村子里的农民差不多六成都被雇佣了过来,成了农场的工人,这会儿正在技术人员组织下有序的进行开荒烧荒。
开荒不是把地挖开就叫开荒,更不是埋几颗种子就能长出庄稼,这是一个相当有技术含量的过程。
要清除地面上所有的杂草,得挖净它们的根,然后经过放枯烧掉再洒回土里。草木灰是土地最好的养料,可以补充土地的各种微量元素。
其实自然腐烂分解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只是过程太慢。
然后要把整个土地翻刨一遍,至少要挖大约三四十公分深,同时清除土里的石头。大小石块都不能留。
等翻刨过来的新土经过几天太阳的暴晒,再加上有机肥料再翻一次,要把肥料深埋下去。这是养地。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用化肥,那是坑自己。
荒废的土地地力都不足以支撑种庄稼,必须要先养,养好。这个过程也是清除害虫的过程。
在养地翻地的过程中,对荒地进行规划,分成一块一块的田地,同时修筑水渠,用来平时灌溉和涝天排水。
分离出来的大小石块就用来整修田坎,方便人和机械的通行。
这就是个纯下力气的活路,再好的身板也能累趴,相当不容易。好在现在机械越来越多了,能节省大量的人力,也提高了速度。
旱田还不能修成纯平的,必须要有些坡度,这是为了水能自然流动,雨水过大成涝的时候能减少损失。
今年这边是不可能有什么物产的,能把全部土地开荒出来培好田垄,把春肥秋肥埋下去,除尽荒草和害虫,修好水渠和田坎(田间的小路),这就是胜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