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小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陛下!此风绝不可长!我大隋以农为本,以儒立世,怎能让这些旁门左道扰乱朝纲!”
“请陛下三思啊!”
唾沫横飞,指责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
秦墨站在风暴中心,神色平静,甚至有些想笑。
他太清楚这帮人的心思了。
什么“奇技淫巧”,什么“坏人心术”,不过是幌子。
真正让他们跳脚的,是工科院可能带来的变革,是新技术对他们固有田产、工坊利益的冲击。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古今同理。
秦墨不慌不忙,从宽大的袖中取出一个物件。
那是一个结构精巧的木制模型,约莫两尺来长,通体由细密的卯榫拼接而成,不见一根铁钉。
“诸位大人,口说无凭,眼见为实。”
秦墨将模型举起,展示给众人,“此物,乃下官改良的‘龙骨水车’,请诸位品鉴。”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这模型确实奇特,与常见的筒车、翻车都有显着不同,链条、刮板、轮轴,一应俱全,却又组合得异常巧妙。
“这水车有何玄妙?难不成比咱们现在用的提水更快?”
一个户部官员忍不住好奇,凑近了些。
“快,岂止是快。”
秦墨淡然一笑,将模型小心翼翼地放入旁边早已备好的水槽里,“寻常水车,少则两人,多则三五人费力驱动。而我这改良版龙骨水车,只需一人踩踏,便可轻松运转。”
他轻轻用脚踩动模型一端的踏板。
嘎吱嘎吱……
清脆的木头摩擦声响起,模型水车的链条流畅地转动起来,一片片刮板依次舀起水槽底部的清水,顺着倾斜的木槽,源源不断地提升上来,哗啦啦地重新落入水槽另一端。
那出水的速度和水量,肉眼可见地比想象中快得多!
而且,秦墨踩得毫不费力,甚至有些悠闲。
“这……这……”
先前叫板的张御史,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指着那模型,说不出话来。
围观的官员们也炸开了锅,纷纷涌上前。
“竟是真的!一人之力,竟有如此功效!”
“看这结构,精妙绝伦!闻所未闻!”
“若此物放大,用于农田灌溉,岂不是……”
惊叹声,抽气声,此起彼伏。
方才还义愤填膺的山东士族代表们,此刻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那些准备好的慷慨陈词,全都堵在了嗓子眼,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现场安静得有些诡异,只剩下模型水车哗啦啦的流水声。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晋王杨广上前一步,朗声道:“父皇,儿臣以为,秦大人所言不虚。工科院之设想,利国利民。以器兴工,以工促农,实乃强国富民之策!”
御座上的杨坚,那双深邃的眼扫过下方百官,最后缓缓点头,声音沉稳而威严:“秦墨。”
“臣在。”
秦墨躬身。
“朕,准了!”
杨坚一锤定音,“拨银二十万两,于大兴城外十里,即刻兴建工科院。此事,由你全权负责。”
秦墨心头一块大石落地,深深一揖:“谢陛下隆恩!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工科院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秦墨几乎是全身心扑了上去,从选址勘探,到图纸设计,再到召集工匠、采买物料,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大兴城外,一片荒地很快被平整出来,一座座崭新的院落、工坊,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摆在了秦墨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