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爱吃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几人走进去,身后几位老父亲跟着一起牵着牛车马车往里面走,县学很大,一进去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巨大的院子,院子里面已经三三两两停放了几辆车,看来都是今日来报到的学子。
几人跟着小厮往县学的后院走,这一路走过来,宋四河大致了解县学里的结构,大门口悬挂“县学”匾额,两侧立下马碑,前院拱门上雕有“鲤鱼跃龙门”图案,激励学子进取,
前院里有几间宽敞明亮的学堂,走进中院,四周植松柏以肃静,院子中间立有历代进士题名碑、学规碑,院子里还有射圃,沙包,看来县学也不是死读书,也注重学子身体健康,当然最让宋四河觉得惊喜的是县学里居然有藏书阁,虽然不大,但聊胜于无,藏书阁旁边的房间便是食堂,食堂看起来挺大,几十个人同时进餐都不是问题。
小厮迎着几人来到后院进了一间斋舍笑道:“我们斋舍是三人一间,你们看着选吧!”说完便走出斋舍,宋三牛见斋舍里宽敞明亮,干干净净,环境不错,心里也觉得舒坦。
他们有六人,那也就是三人一间,宋三河不用说,虽说平日里和金元宝勾肩搭背,但要是住肯定是要和小弟住一起的,在家里,爹娘和两个姐姐就已经对他吩咐过了,在外要照顾好小弟,当然这些事情就算他们不说他也知道,小弟还小,他肯定是要帮三叔照顾一下的。
方行礼也留了下来,默不作声的把行李往屋里搬,其他几人也赶紧找相邻的房间,也幸亏他们来的早,旁边的房间还没有人入住,正好方便了他们,以后门靠门多好。
房间里左手边是一张木床,木床很大,可以容纳三人同时睡觉,右手边则是一张长书桌和三个木头板凳,宋三牛直接选了最靠近里侧的位置,把床铺铺了上去,又把准备的书箱和衣箱堆在最里侧,二伯和方父两人也跟着卸牛车,把各家准备的东西都拿下来,给孩子们一一收拾好,原本宽敞的房间很快就被收拾的满满当当,抬眼看去都是各种家当。
等收拾好,已近中午,孩子们下午也要上课不宜多待,几位老父亲只能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离开了。
等大人离开,县学里传来一声铜铃声,然后就听见有人大喊,“吃饭了。”
也不知道县学的食堂要不要自备碗筷,反正几人都带了,索性先带去,不用再说。
食堂里已经有不少人,宋四河注意到食堂里有自己的食盒,吃饭要自己去灶房领取,吃过后放在桌上有人收取,还挺方便的,古代没有洗洁精,在私塾的时候每次吃过饭不管怎么洗碗,碗的表面都有一层油光,即使有皂荚,感觉洗的也不是很干净,如今有专门人洗碗,宋四河表示开心。
灶房就在食堂旁边,几人排队进灶房,里面站着两个婶子正在给他们打饭,宋四河认真观察了一下婶子打饭的手,很好,没有年纪轻轻就得帕金森,不错不错,等排到宋四河的时候,宋四河看见桌子上的饭菜还算丰盛,素的有炒藕片、炒豆芽、炒青菜,荤的有土豆炖猪肉、肉丸子、肉沫豆腐,旁边木桶里装有青菜汤,上面还飘着不少蛋花。
问清楚每人可以点两荤两素,宋四河荤的点了土豆炖猪肉和肉丸子,素的点了炒豆芽和炒藕片,等几样菜盛好,另一个婶子盛了一碗压的结结实实的米饭和一大海碗汤,放在食盘上,宋四河打好饭,端着食盘来到隔壁的食堂坐下,不一会其他几人也端着饭菜凑了过来。
这时之蓝小师兄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陶罐笑道:“大家尝尝,这是我爹从外边带回来的,我吃着挺好吃,便让我娘腌制了一些,你们吃试试怎样?”
之蓝小师兄家是做海货生意的,不用猜也知道是海鱼之类的,等宋四河夹了一筷子出来一看,嘿这不是海蜇嘛!不知道孟伯母怎么做的,味道很好,几人都是半大小伙子,早就饿了,吃的那叫一个香,食堂的米饭不是纯白米饭,里面掺杂了好几种米,不过口感还不错,饭菜和汤吃完了可以再续,难怪县学束脩贵,贵是有道理的。
吃饭期间几人同一起吃饭的学子聊了很多,知道县学一般是早上六点起床洗漱吃饭,六点半开始上早习,上到八点结束,八点二十开始正式上课,等中午十二点放堂吃饭,饭后休息半个时辰,下午一点半开始上课,下午六点放堂吃饭,七点上晚自习,上到九点结束,结束后回到房间,县学里特制的蜡烛只能燃烧一刻钟,等一刻钟熄灭后,如果你还要学习,可以自备蜡烛。
宋四河觉得县学的学习的强度很大,不过也对,大家都是奔着秀才去的,强度大些,考中的几率也大些,再说他们本来就是要卷时间的,县学上下学的时间跟他们的想法正好不谋而合了。
不过晚自习上到九点后,宋四河是不打算在学了,早些洗漱一下睡觉,毕竟自己还要长个呢,十三岁的他现在只有一米五,和他同龄的之蓝小师弟都一米六了,行礼师兄只比他大一岁也快一米七了,不是说古人营养不好长得矮的嘛?他怎么一个没遇到,宋四河表示难受,等爹娘他们来县城,得让老爹去买一只母羊,他要喝奶长高高。
饭后可以休息半个时辰,几人先去前院把自己学堂坐的位置找好,才回到斋舍休息,中午休息的好,下午才能更专注,所以对于中午这半个时辰,大家都是很认真的在午睡。
一闭眼一睁眼,半个时辰就过去了,外边的铜铃声已经第二次响起起,几人赶紧用冷水洗了一把脸,往学堂跑,刚刚食堂里的师兄说过,县学里的夫子都很严厉,最讨厌的就是迟到早退,要是迟到被逮到一顿板子肯定逃不掉。
几人紧赶慢赶终于在第三声铜铃声响起的时候,跑到位置上坐好,宋四河估算了一下,从第一声铜铃响起到第三声估计有一刻钟的时间,他们今天是第一次难免有些手忙脚乱,等习惯下来一刻钟根本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