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爱吃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穿也穿不好,吃的就更不要谈了,每天都是粗面窝窝头配着各种野菜汤,肚子里那是一点油水都没有。
再加上古代铁器昂贵,宋四河来到这里就没吃过一顿炒菜,天天都是一锅乱煮,能填饱肚子就不错,哪里还去管什么色香味俱全,更不要谈什么调料,能买的起盐巴,尝尝咸味就已经很不错了。
古代盐都是官盐,价格比粮食那是贵多了,之前听他爹说过,一斤盐就得一百文钱,每次吃饭老张氏都恨不得数着盐粒子做饭。
吃的穿的已经这样了,住的就更拉胯了,他们家只有六间土坯房,前边还有两间茅草房,一间是专门来做饭的灶房,一间是堆放各种杂物农具和木头的柴房。
六间土坯房最东侧两间是大房一家,中间两间房间是二房一家,右侧两间一间是老两口住,还有一间就是他们一家住。
平时吃饭的时候都是在老俩口那边,来了客人什么的也是在老两口房间招待,所以老俩口的房间既是卧房又是堂屋和吃饭的地方。
没办法房间只有这么多,再说村里各户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甚至还有比他们家更差的,一大家子挤在三间房子里的。
以上种种都是宋四河不能接受的,即使是过去了整整四年,宋四河还是不能接受,尤其是家里养的那几只下蛋的母鸡,他奶当成命根子来养,晚上都要带进屋里去。
说什么晚上会有黄鼠狼,其实他们家是有院子的,也有鸡圈,但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的老张氏,这件事情怎么都讲不通,即使是自己这个最疼爱的小孙子也不行。
不过后来宋四河也理解,毕竟这几只母鸡,一个月能为家里添二百多文钱呢!
现在去镇上做工一天最多也就能拿到三十文钱,就这一年还遇不到几次,所以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是多么不容易。
“儿子,想什么呢!”宋三牛在院子里痛痛快快的冲了一个凉水澡后,湿哒哒走回屋,见儿子又扒着窗口发呆,柔声问道。
王氏趁着外边最后一丝光亮,把屋子里收拾了一下,听到自家男人的话,也是一脸担忧的看着儿子,自家儿子和同龄孩子很不一样,平日里不喜欢和村里的小孩子玩,就算出去了,回来后也是干干净净的,才四岁的孩子就每天早上要洗脸刷牙,晚上洗脚,规矩多着呢,连带着自己这个爹娘的卫生都要到位,不然儿子就用一副嫌弃的眼神看着他们。
“哦,我只是有点想吃肉。”见爹娘用担忧的表情看着他,宋四河害怕自个爹娘多想,连忙岔开话题。
果然此话一出,两人立马忘了儿子发呆这事,具是面露难色,不过儿子好不容易想吃个东西,作为孩子的爹,宋三牛还是很上心的,转身就朝着老俩口那屋走去。
只过了一小会,宋三牛就喜滋滋的回来了,等到了宋四河面前,从怀里拿出一个鸡蛋,一脸得意道:“看儿子,这是爹特意为你要的鸡蛋,现在已经晚上了,生火会被发现,明天爹带你去歪脖子山上烤给你吃怎么样。”
宋四河看着鸡蛋,咽了咽口水:“嗯嗯,明天吃。”是真的想吃啊!他都四岁了,可吃肉的的顿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如今看见鸡蛋怎么能不馋,不过也幸亏自己的爹是个得宠的,虽然肉吃不到,但隔三差五也能吃个鸡蛋。
可能也是偶尔能吃到鸡蛋的原因,他长得比家里的几个堂哥和堂姐都白净很多,一笑起来嘴边还有两个小梨涡,这也是招爷奶稀罕的原因之一。
见儿子的表情终于像一个小孩子了,夫妻俩这才放下心,王氏把儿子放在床里边,哼着摇篮曲哄着儿子入睡,宋三牛睡在床外侧,手里拿着蒲扇大力的扇着,在轻柔的哄睡声和徐徐的凉风中,宋四河缓缓的进入了梦乡。
睡之前头脑里还在想着:这个地方不管条件怎么艰苦,可是有一对这么宠爱自己的爹娘,宋四河只觉得再给他一次选择,他也会义无反顾的再次选择这里。
翌日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院子里响起爷奶放鸡出屋子的声音,母鸡得了自由“咕咕咕”的叫个不停。
夏天天亮的早,老俩口睡不着在灶房里煮饭,等稀粥的饭香味飘了出来,院子里才再次有了动静。
前几日田里的活计干的差不多了,饭后几人准备去看看田里要不要补补秧苗,补秧苗这活就几个男人去就行了,女人们就不用去了,这几日农活,家里不少事情都耽搁了,这好不容易有了空闲,可不得赶紧做。
小孩子们得到了自由,除了大房的大堂姐大花乖巧的留下来,其他几个一个个丢下筷子就一溜烟跑了出去,当然宋四河也是留在家里的那一个。
不过等大家都走了后,宋四河也挎上他娘给他缝制的小布包出门了,王春云看见自己儿子出门也只是随意的瞟了一眼,就低头缝制手里的衣服了。
一开始儿子独自出门她还是担心的,但是次数多了,每次回来身上也没有受伤什么的,王春云也就放心了,再说他们村子也就这么大,田里离的也不是很远,出门一眼望过去就能看个大概,就更没有必要担心了。
宋四河衣兜里装着鸡蛋,迈着小短腿慢慢的往田里走去,他爹说了,今天要烤鸡蛋给他吃,让他过一会就出来找他。
田里宋大年带着几个儿子们找寻着需要补苗的地方,大家前几天做事都认真,所以今日需要补苗的地方也不是很多,又转悠一圈后,确定没什么遗漏,老爷子就准备带着几个儿子回去,虽说他家农忙结束了,但是家里还有一堆事呢,比如挑水、上山砍柴,这些都是力气活,是要他们这些男人下力才行的。
见他家三儿子又在磨磨蹭蹭的,宋老爷子也不想管,毕竟农忙结束了,也不想多费口舌,索性眼不见为净,带着大儿子和二儿子就直接往歪脖子山脚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