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91章 三峡工程的舆论操控【2 / 2】

皇明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谢一扬的声音又恢复了温和:“放心,我已经跟武钢打过招呼了。你父亲为国家的钢铁事业奉献了一生,理应享受好的退休待遇只要你把这部纪录片做好。“

会议结束后,谢一扬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若隐若现的大坝轮廓。手机震动起来,是周明远的电话。

“老谢,《南方周末》派了调查记者来三峡,他们好像收到了匿名举报。“

谢一扬眯起眼睛:“几个人?“

“三个,带队的是那个拿过新闻奖的方志明。“

“知道了。“谢一扬挂断电话,转身对张铁柱道,“联系宜昌"爱国企业家协会",让他们明天组织三百人去《南方周末》驻宜昌办事处"表达诉求"。“

机械眼红光闪烁:“需要准备标语吗?“

“当然,“谢一扬冷笑道,

“就写"坚决拥护三峡工程"

‘爱国敬业’

再加点"记者卖国求荣"之类的。“

张铁柱的机械臂弹出全息键盘,迅速输入指令:“已经安排好了。另外,武汉大学计算机系主任问,那些裂缝的真实数据怎么处理?“

谢一扬的目光落在桌面的施工图纸上:“告诉他们,这是国家机密。所有原始数据就地销毁。“

次日清晨,三峡大坝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央视的摄像机架设在最佳取景位置,谢一扬亲自陪同刘主任巡视拍摄现场。

“谢总啊,“刘主任摸着新收到的金表,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这部《大坝史诗》绝对会成为央视的标杆作品!台里已经决定在黄金时段连续播放一周。“

谢一扬微笑点头:“刘主任专业。对了,听说您女儿在考虑留学?美国的茱莉亚音乐学院我有些关系“

他们身后,特效团队正在紧张工作。电脑屏幕上,三号施工段的裂缝被数字技术完美抹除,取而代之的是光滑平整的混凝土表面。武汉大学的程序员们额头冒汗,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一行行代码将谎言编织成视觉盛宴。

“谢总!“老赵气喘吁吁地跑来,“《南方周末》的记者突破封锁,跑到三号施工段去了!“

谢一扬脸色不变:“汉斯呢?“

“他他带着德国团队在那边,说是要"配合采访"“

谢一扬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很少使用的号码:“启动"防洪预案",目标三号施工段。“

半小时后,当方志明和他的团队终于突破重重阻碍来到三号施工段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们目瞪口呆——德国监理汉斯正指挥工人用某种新型材料灌浆,央视摄像机全程记录。

“这是我们西门子公司最新研发的gx-700灌浆材料,“汉斯对着央视话筒侃侃而谈,完全无视《南方周末》记者惊愕的表情,“专门用于处理大型水利工程的特殊工况是的,三峡工程采用了全球最严格的施工标准“

方志明刚要上前质问,突然被一群身穿“爱国群众“t恤的壮汉围住。

“就是他们!“一个满脸横肉的男人指着方志明大喊,“这些汉奸记者收了外国人的钱,专门来抹黑我们三峡工程!“

人群瞬间沸腾,有人开始推搡记者,摄像机被抢走摔在地上。混乱中,方志明看到谢一扬站在远处的观景台上,正举着红酒杯向他示意,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冷笑。

当天下午,宜昌《南方周末》办事处遭到数百名“爱国群众“围攻。他们高举标语,高喊口号,要求“卖国媒体滚出宜昌“。办事处玻璃被砸碎,电脑设备损毁,记者们被迫撤离。

晚上七点,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大坝史诗》的预告片。画面中,三峡大坝雄伟壮观,德国监理团队竖起大拇指,解说词慷慨激昂:“中国工程师与德国专家精诚合作,攻克世界级技术难题“

谢一扬坐在私人飞机上,看着平板上不断刷新的网络评论。张铁柱已经启动了三千个水军账号,“三峡工程““民族骄傲“等关键词迅速登上热搜,而那些质疑质量的零星声音,很快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爱国言论中。

“老板,汉斯要求再加五百万。“张铁柱汇报道,“他说有同事开始怀疑了。“

谢一扬轻轻摇晃着红酒杯:“给他。顺便告诉他,如果他敢耍花样,他女儿在柏林租的公寓可能会发生煤气泄漏。“

飞机穿越云层时,谢一扬望向窗外。夜色中的长江像一条黑色的巨蟒,而三峡大坝则是钉在它七寸上的一枚钢钉——一枚已经开始生锈的钢钉。

他抿了口酒,想起那些被特效掩盖的裂缝,想起那些被金钱收买的良心,想起那些被暴力驱散的质疑声。

“通知武钢,“他放下酒杯,“再发两万吨特种钢材到三峡,要快。“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了一下:“可是质检报告“

“照老规矩办。“谢一扬闭上眼睛,“告诉陈厂长,如果这次再出问题,他儿子在澳洲的豪宅可能会遭遇入室抢劫。“

飞机继续爬升,穿过一片雷雨云。闪电照亮了谢一扬半边脸庞,那上面的表情既不是喜悦也不是忧虑,而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就像三峡大坝那被特效修饰过的表面,完美无瑕,却掩盖着随时可能崩溃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