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91年6月1日,上海提篮桥监狱,凌晨3点17分。
管金生的手指在水泥地上磨得血肉模糊,指甲盖翻起,露出粉红色的嫩肉。他用这血肉模糊的手指,蘸着自己排泄物和血混合的液体,在囚服内侧写下最后一行字:“谢一扬篡改交易时间,巴林银行案真凶。“
监舍的灯泡突然闪烁两下,管金生猛地抬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清明。他听见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不是狱警那种懒散的拖沓声,而是刻意放轻的、训练有素的步伐。
“终于来了。“管金生咧开嘴,露出残缺不全的牙齿。三天前,当他在放风时收到那张写着“照顾好你女儿“的纸条时,就知道自己活不过这个星期。
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管金生迅速将写满字的囚服塞进床垫下,然后躺平,假装熟睡。门开了,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滑进来,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管总,别装了。“来人声音低沉,带着北方口音,“谢老板让我给您带句话——327国债的账,该清了。“
管金生一动不动,心跳却如擂鼓。他感觉到那人俯下身,温热的呼吸喷在他脸上,带着大蒜和烟草的臭味。
下一秒,剧痛从胸口炸开。管金生瞪大眼睛,看见一柄冰锥插在自己心脏位置,持锥的手腕上,纹着一只血红色的杜鹃花。
“您女儿在牛津很安全。“杀手凑到他耳边低语,“只要您安静地走,她就能平安毕业。“
管金生的瞳孔开始扩散,但他的手却悄悄摸向床垫。杀手拔出冰锥,又迅速补了两下,然后退后两步,欣赏自己的杰作。鲜血从三个细小的伤口汩汩流出,很快浸透了囚服。
“任务完成。“杀手对着衣领处的微型麦克风说道,“目标没机会——“
他的话戛然而止。管金生的尸体突然抽搐了一下,右手从床垫下滑出,攥着一块锋利的玻璃片。杀手还没反应过来,玻璃片已经划开了他的颈动脉。
“告诉谢“管金生用尽最后的力气挤出几个字,“血书“
两个尸体倒在狭小的监舍里,鲜血混合在一起,分不清是谁的。月光透过铁窗,照在管金生被血浸透的囚服上,隐约可见内侧密密麻麻的字迹。
清晨6点30分,武汉扬帆大厦顶层。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手中把玩着一枚古老的瑞士怀表。窗外长江上升起的朝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把出鞘的利剑投射在大理石地面上。
“老板,提篮桥的消息。“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危险的红光,“管金生死了,但杜鹃花三号也折在里面。“
谢一扬的手指一顿,怀表的滴答声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血书?“他轻声问道,声音平静得可怕。
“不确定。狱警发现时,两具尸体已经凉透了。管金生的囚服被血浸透,正在做尸检。“
谢一扬啪地合上怀表,转身走向办公桌。这枚怀表是327国债决战那天,他从管金生办公室里顺走的战利品。如今它的主人死了,但幽灵似乎还在徘徊。
“联系上海那边,我要在尸检报告出来前看到那件囚服。“谢一扬按下桌上的通讯器,“另外,准备飞机,一小时后飞香港。“
张铁柱的机械臂发出轻微的嗡鸣:“老板,周省长刚来电话,说中纪委调查组已经重启对巴林银行案的调查。“
谢一扬冷笑一声。三个月前,他通过黑客篡改交易记录,将万国证券在327国债上的巨额亏损转嫁给英国巴林银行,直接导致这家百年老店破产。现在,管金生的死显然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告诉周明远,他书房保险柜第三格有份1990年的珠海地皮转让合同,乙方签名是不是比平时潦草了点?“谢一扬的声音带着冰冷的笑意,“我想他会明白该怎么做的。“
张铁柱的电子眼闪烁两下,已经开始执行命令。谢一扬走到墙边的全息投影地图前,轻轻一点,全球金融中心的实时画面立刻展开。伦敦、纽约、东京、香港这些光点组成的网络,正是他的帝国疆域。
“启动"幽灵协议"。“谢一扬下令道,“第一阶段:上交所服务器;第二阶段:巴林银行备份系统;第三阶段:所有相关人员。“
张铁柱的机械臂变形为数据接口,直接插入主控电脑:“预计完成时间,72小时。“
谢一扬摇摇头:“太慢了。管金生的血书一旦曝光,我们只有24小时窗口期。“他拿起西装外套,“告诉香港分部,我要见那位《金融时报》的记者,就是去年写过巴林银行内幕的那位。“
上午9点15分,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央机房。
技术总监李明浩盯着突然黑屏的服务器监控终端,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三分钟前,327国债的所有历史交易数据还在正常显示,现在却全部变成了乱码。
“李总,主服务器崩溃了!“一个工程师惊慌地喊道,“备用系统也出现异常!“
李明浩冲到主控台前,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跳出的错误代码让他浑身发冷——这是底层数据损坏的标志,意味着过去五年所有的交易记录都可能丢失。
“立刻切断外部连接,启动紧急恢复程序!“他刚下达命令,头顶的灯光突然闪烁起来,紧接着,整栋大楼的电力系统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
“轰!“
一道刺目的闪电劈在大楼外的避雷针上,即使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那震耳欲聋的雷声还是让所有人捂住了耳朵。几乎同时,机房里的服务器阵列爆出一连串火花,焦糊味瞬间弥漫开来。
“不!“李明浩绝望地看着主服务器冒出黑烟。这太巧合了,就在他们准备调取327国债历史数据的节骨眼上,一场“意外“雷击摧毁了整个系统。
他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
“李总监,听说你们遇到了技术问题?“电话那头是个温和的男声,“扬帆科技刚好有套金融数据恢复系统,要帮忙吗?“
李明浩的手开始发抖。扬帆科技——谢一扬的公司。他抬头看向窗外,暴雨如注中,一辆黑色奔驰悄然停在大楼门口。
中午12点整,香港中环,长江中心35楼。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维多利亚港的繁忙景象。身后会议室里,《金融时报》亚洲主编理查德·威尔逊正在翻阅一份文件,脸色越来越难看。
“谢先生,你确定这些是真的?“威尔逊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巴林银行破产是因为交易员尼克·里森私自篡改了系统?“
谢一扬转身,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忧虑:“千真万确。我这里有一份上交所的内部报告,显示327国债的交易时间被人为修改过。“他走向会议桌,指着文件上的一行数据,“你看这里,管金生实际平仓时间比系统记录晚了17分钟,正是这17分钟导致了万国证券的巨额亏损。“
威尔逊皱眉:“但这和巴林银行有什么关系?“
“问得好。“谢一扬打了个响指,张铁柱立刻递上第二份文件,“这是巴林银行新加坡分公司的内部通讯记录。注意这个日期——就在327国债事件后第三天,里森突然获得了系统最高权限。“
威尔逊快速浏览文件,眉头越皱越紧。谢一扬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些证据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真的。但没关系,只要它们被刊登出来,真相就不再重要。
“我需要核实这些文件的真实性。“威尔逊最终说道。
谢一扬微笑:“当然。不过考虑到事件的敏感性,我建议你尽快发稿。据我所知,《华尔街日报》也在追这条线。“
这是个拙劣的谎言,但很有效。威尔逊立刻合上文件:“明天头版。但我要独家专访管金生。“
“恐怕不可能了。“谢一扬露出遗憾的表情,“管总今早在狱中自杀了。“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威尔逊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很快被职业兴奋取代——监狱死亡、金融丑闻、跨国银行破产,这些元素足够写一本畅销书了。
“我会派调查记者去上海。“威尔逊起身告辞,“谢谢你的资料,谢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