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22章 汉派服装的逆袭【2 / 2】

皇明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件,改领口。”他红笔圈出一款香奈儿的粗花呢外套,“这件,换纽扣。”又划掉阿玛尼的西装设计,“还有这个,直接照抄,但布料用便宜的人造棉。”

张铁柱看得目瞪口呆:“小谢老板,这……这不就是山寨吗?”

“山寨?”谢一扬嗤笑,“zara的创始人奥尔特加靠抄大牌起家,十年后身家八百亿美金。”他合上杂志,眼神锐利,“在中国,谁能抄得快、抄得便宜,谁就是王!”

产能的生死时速

半个月后,问题来了——订单爆了,产能跟不上。

谢一扬一脚踹开车间主任的办公室门。

“为什么今天的产量还卡在两千件?”

车间主任老李苦着脸:“布料供应断了,国营纺织厂不肯赊账……”

谢一扬冷笑,直接拨通了一个电话。

“喂,陈厂长?对,是我……武钢七分厂那批‘报废’的硅钢片,明天发往广州。”他顿了顿,“对了,听说广州纺织局的王局长是你战友?帮我牵个线,我要二十万米牛仔布——对,今晚就要。”

挂断电话,他看向目瞪口呆的老李:“明天早上,布料会到仓库。如果产量还上不去,你就滚蛋。”

价格战的腥风血雨

一个月后,武汉服装市场彻底变天。

国营百货大楼的服装柜台门可罗雀,个体户的摊位堆满滞销的老款,而“扬帆服饰”的店铺前永远排着长队。

谢一扬的手段简单粗暴——

款式碾压:每周上新20款,抄袭国际大牌但价格砍到十分之一。

渠道控制:汉正街八成批发商被他用“押金返利”模式绑定,不卖扬帆的货就断供。

舆论造势:雇大学生当“托儿”,在武汉各大高校制造“船扬帆才是潮流”的风向。

三个月后,《武汉商情》发布数据——扬帆服饰占领全市60服装市场份额,江汉服装厂从负债八十万变成月盈利两百万的明星企业。

暗流涌动

庆功宴当晚,谢一扬独自站在厂房楼顶,夜风猎猎。

张铁柱匆匆上楼,脸色凝重:“小谢老板,刚收到消息——上海服装厂联合了八家国企,准备向轻工部举报我们‘恶意竞争’。”

谢一扬嗤笑,从怀里摸出一份文件。

《关于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的试行意见》——这是他从北京某位经济智囊手里提前拿到的“尚方宝剑”,正式文件要到1991年才会下发。

“让他们举报。”他弹了弹烟灰,眼神冰冷,“等文件下来,就该轮到我们收购他们了。”

远处,长江上的货轮鸣笛,灯火如龙。

属于“汉派服装”的时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