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四十二章 百姓无辜【1 / 1】

醉梦一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战乱结束,军队均已退出城内。虽天韶国攻城之后,并没有抢杀百姓,可毕竟是持续一年的战争,城内正常生产全部终止,粮食严重不足。”

“更别说,城内很多房屋被毁,眼下冬天马上来临,百姓虽在努力恢复,奈何物资有限,生活困苦,人心惶恐不安。”

“最难之处在于,天韶城如今情况,两国均不敢擅自插手,到底该向哪国求助,将来又将何去何从,实在是令人不明呀!”

老者短短几句,就将城内基本情况,以及为难之处,语言简洁,逻辑清晰的表达出来,竟像早就准备好的答案。

“你可有胆量,将这一切,在赵阳城当众说出来?”

“若是能为族人解困,万死不辞。”那语气铿锵有力,竟说出了几丝气魄来。

“好,明日到清华公主府门口,为边境六城百姓请命,我必会让你如愿以偿!”

苏清华本想交待此人,明日具体该如何作为,如今见到来人谈吐不凡,便歇了这种想法,只将大体方向给他指明。

“清华公主?便是那生在赵阳,却被封天韶公主,如今六城实际的掌管者?”那人语气里全是震惊,“听说,她只是一个不到十五的小姑娘,找她又有何用处?”

“冤有头债有主,她即身为六城之主,当然应该对此事,全权负责。”苏清华语气坚定。

那老者却尽是疑惑,此人是谁?她与那清华公主是敌是友?她让我到清华公主府闹事,又是何意?

“敢问您尊姓大名?”那老者又问。

“明日你便自会知晓。”苏清华走到天五面前,吩咐道:“他在天韶期间,务必保证他的人身安全。”

说完,她不再久留,几个起落又回到公主府,重新躺回床上,没有惊动府里任何人。

次日辰时,李嬷嬷起床之后,发现自己竟睡过了头。

昨日不知怎么,睡得竟如此香甜,想是近几日高度紧张所致。

她不敢再耽搁,急忙起身,去公主院内等候吩咐。清华公主说过,不让她们进屋服侍,所以她每日只能在院子里等着。

她透过窗户,往屋里瞅去,只见苏清华正坐在窗前看书,她暗自松了口气,只要人没出府就好。

“公主,不好啦!”王安慌慌张张地冲进主院,声音带着颤抖,“有人正在公主府门口闹事呢!”

苏清华放下手中书卷,抬眸看向翠竹,“走,去看看。”

苏清华在前,其他人紧随其后,很快来到公主府门口。

只见一神情疲惫的老者,正在门口敲锣大喊,引得无数百姓,正聚集在门口观看。

见公主出来,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嘴里喊道:“清华公主,我乃天誉城百姓,如今天誉城百姓缺粮、缺药、缺衣、缺物、缺银子啊,请公主为天誉城百姓做主。”

苏清华快步走上前,亲自将老者扶起,语气少有的温和,问道:“老人家,你姓什名谁,你说你是天誉城百姓,可有证据?”

那老者听到声音,不由一震,昨晚那头戴斗笠的女子,竟正是清华公主。

那他此次前来,说不定真能解天誉城之危。

只一瞬间,老者便酝酿情绪,声音带着哭意:“公主殿下,小民张福,这是我天誉城太守大人,亲笔书信,他派小的来天韶都城求救。”

苏清华接过那书信,看着苍劲有力的字体,还有那鲜明的红章,她不由柳眉一蹙,他竟真是有备而来。

她向人群的方向看了看,只见他们脸上尽是好奇之色,于是便问道:“你给我说说,天韶城如今详细情况。”

张福抹了把眼泪,悲戚地说道:“公主啊,城中众多百姓,流离失所,而且城内粮食已不足,很多人只能靠挖野菜,吃树皮为生,还有城内药材短缺,生病之人无法医治,这眼看冬天,便要到了,到时候别说野菜,就是野草都没了,气温降低,病毒更加盛行,这样下去,天誉城百姓,恐有灭顶之灾呀!”

他在说的时候,苏清华一直观察众人反应,只见围观的群众,大部分心有感触,脸上尽是不忍之色。

苏清华叹息道:“战争残酷,可百姓无辜,天誉城百姓,本就跟我赵阳百姓,同根同源,我们又怎会,看着他们受苦,而置之不理?”

话音刚落,围观的百姓像是大受触动,大声振呼:“百姓无辜,百姓无辜,救他们,救他们!”

此一番呐喊,不但苏清华心有所感,便是那老者,也不由动了真情,刚才需硬挤才掉的眼泪,此时自然的滚滚而落。

苏清华提高音量,大声说道:“太子殿下,早就猜到如今情况,昨日已主动向我许诺,会为此次受灾的六城百姓,捐款三万两。”

周围百姓大受震撼,纷纷附和说:“太子英明,我们都是百姓,又分什么哪个城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愿少喝几次花酒,拿出十两银子为天誉城百姓,建出一栋房屋。”

“我愿少吃一次美食,拿出五两银子,为天誉城百姓省出几天的饭钱。”

“我愿捐出三两。”

“我二十两。”

苏清华手指大门旁边的白墙,吩咐道:“李嬷嬷,即日起,在门口设一募捐所,所有募捐者,都仔细登记,就是捐赠一粒米,也要在这面墙上,记上名字。”

围观百姓振臂高呼,纷纷上前,登记捐赠。

消息很快传开,到了下午,闻讯而来的百姓更加踊跃,那白墙之上的名字,也越来越多,而在白墙第一排,赫然写着,太子殿下:捐款三万两白银,以助六城百姓。

一连十几天,前来公主府募捐的人,一直络绎不绝,有些百姓甚至每日都来募捐,虽然只是捐个衣服或者棉衣,可苏清华都派人将名字一一记下。

当然也偶有大臣派人前来募捐,只不过都是趁着傍晚或者辰时前来,并且要求不记名字。

到了第十五天,已经不再有人前来,苏清华还是让人,一直等到傍晚,才命人收起东西,返回府中。

这几日那老者,为了方便,一直住在公主府外院。

待到深夜,苏清华再次起身,来到外院,那老者的房间。

那老者见她前来,起身迎接,“公主深夜造访,所为何事?”

“你到底是谁?”苏清华清冷的声音,给这深秋的夜晚,更增添了几分冷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