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是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岸防炮的射程越来越高,很快就提升到了远远超过3海里的地步。】
【根据大炮射程即是领海范围的原则,领海范围理应超过3海里。】
【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声明超过3海里的领海宽度,而且所声明的范围有越来越宽的趋势,且每个国家声明的范围都不一样。】
【这种极其混乱的领海宽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很多军舰开着开着,就莫名其妙的开到了别人的领海上。】
大秦位面。
秦始皇看着高空巨幕,眼泛思索之色。
这个大炮射程即是领海范围的“射程说”,随着后世武器装备的进步,确实会变得越来越不合理。
比如后世出现导弹之后,许多国家都拥有这一超远射程的武器。
那这种情况下,肯定就不适用于“射程说”了。
因为再用这个说法,那各国的领海范围将会大到没边了。
“接下来会有什么新的说法呢”
“华夏又是如何给海权立新规矩的呢”
带着这些疑问,秦始皇继续看向高空天幕。
【1930年,第一次国际法编纂会议在荷兰的海牙召开,到会的有45个国家,有33个国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英美日德等12个海洋强国主张,以3海里为统一标准。】
【最后,英美日德用实力压服其他国家,签订了《海牙协议》,统一规定全球各国的领海都是3海里。】
【领海权在大炮射程之内,但明明岸防炮的射程已经超过了3海里,为什么还规定领海是3海里呢】
【因为全世界的强大军舰,几乎都集中在,英美日德等12个海洋强国手里,整个地球的海洋都是他们家的。】
【领海权越宽,这12个国家的权力就越小,通过很多狭窄海峡的时候越麻烦。】
【所以,这些海洋强国坚决不同意领海权扩大。】
【至于其他弱国,纵然有岸防炮,也不敢和这些海洋强国翻脸,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3海里。】
【于是,3海里领海权就成了国际公约,法理依据就是1930年的《海牙协议》。】
看到最后这个结果,历朝历代众多古人心中轻叹一声。
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有时候还真是谁拳头大,谁有理。
弱国在强国,尤其是联手的众强国面前,是没有话语权的,只能妥协退让屈服。
【1958年,我国发动一场炮战,铺天盖地的炮弹覆盖了京门,守军急需援助。】
【美国宣布,将会护送国民党舰队,抵达距离大陆3海里附近。】
【为什么美国护航只护航到3海里伟人找来了多位专家询问。】
【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将军回答:“这是国际法的惯例,一般沿海三海里算是本国领海,三公海里以外,就是公海了!”】
【而当时的法学大家倪老,则详细的向伟人解释了,3海里原则的来龙去脉和历史起源。】
【同时,倪老向伟人建议,把华夏的领海宽度改为12海里,因为12海里刚好彻底封住渤海的入海口,能把渤海彻底变成龙国内海,保护京津冀地区的安全。】
伴随着旁白字幕,高空巨幕中出现了一张,我国周边海洋的示意图,并且上面清晰地划出了3海里与12海里,这两种不同标准的华夏领海范围。
看着这张图,历朝历代的古人瞬间都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