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怎么样,桑原?有信心击败这个小年轻么?”一个头发潦草的中年男人呼哧呼哧吃了几口拉面,含含糊糊问一旁用盐烤鲑鱼下酒的男人。
一旁被叫做‘桑原’的男人正是林千秋这次围棋大赛的决赛对手,也是当下日本业余围棋四天王的五个人之一——四大天王有五个,没毛病的。
桑原看起来有三十多岁,身材精干、长相普通,只有一双总是没精打采的眼睛格外让人印象深刻。正是因为他的这个特征,他在棋坛还有一个‘睡虎’的外号,是说他跪坐在棋盘边总像是在打瞌睡。但就是这样瞌睡着瞌睡着,就把对手拿下了。
桑原的下酒菜旁还摆着一张棋谱,是林千秋半决赛下出来的,对手正是吃拉面的男人。桑原看了看棋谱,抬起头来给了朋友一个正脸,有些像一个‘囧’字:“没什么关系,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小孩子而已。”
“喔,可别因为年纪小就大意了啊凡是厉害的、有天赋的棋手,十几岁的时候打败前辈是很常见的。尤其是我和她下过了,真是非常擅长抓住对手的错误嗯,其实也不算错误,只是一些很正常的应对而已。”
“说实话,和那位‘围棋美少女’对局时,我有一种感觉,她的围棋理念和当下的主流都不一样。节奏太快了,而且过于在乎效率——所有人都很在乎效率,但在乎到她那个地步的,可以说闻所未闻就像是为了效率,一切都可以不在乎。”
“围棋本来就是子效第一吧?”‘睡虎’桑原不以为然。
毕竟,围棋的本质就是要以最少的子,吃掉对手最多的子,这就是个效率游戏,当然是效率第一!很多时候两个棋手纠缠了一百多手,来回拉锯,也就是为了一个先手,而一个先手的价值不过5目半(此时的贴目规则就是先手贴5目半,即2又3/4子)。
但1980年棋坛所说的效率,又怎么和ai围棋时代的‘效率’相提并论?看起来都是效率,却量变产生了质变,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围棋。
而这一点只有和林千秋下过棋,本身又有一定水平的人才能感受到。不然只看棋谱,始终是雾里看花,不会明白那种被时代的浪潮一下拍在沙滩上的感觉——林千秋的对手经常会觉得自己完全是被她的棋推着走的,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汹涌澎湃、应接不暇。
“我看老弟你是吓破胆了。”‘睡虎’桑原慢吞吞地喝酒:“或许她在同龄人中算厉害的,比棋院特意培养的天才少年更厉害,就像报纸上说的,拥有不可思议的天赋。可她还是太年轻了,也没有高强度的训练,缺乏经验现实生活又不是少年漫画,可没有那么多奇迹。”
这是桑原的真实想法,在他看来,林千秋是不可能真的具备职业选手的实力的(他的朋友一直在他耳边强调,她是职业级别的)。而他自己作为业余围棋四天王,职业以下向来乱杀,何况是一个没什么经验的少女棋手?
至于林千秋万一真有那个实力?笑话!真要有那个实力,那该是从娘胎里就开始下棋打谱了,不然下棋下得走火入魔也到不了那个水平啊——这种想法不奇怪,此时可不是后来定段新人都十几岁,甚至更小的时代!此时的青春风暴,也至少要有二十多吧?
普遍认知里,三四十都是当打之年,是出成绩的时候呢!
就抱着这样多少有些轻视的心情,第二天决赛对局到来了。桑原和林千秋在对局室外碰头时,还特意多看了林千秋一眼:“是林选手啊,我们刚刚还提到你了没办法,实在是太年轻了,让人不得不在意。”
刚刚和桑原说话的人是一名记者,现在记者们也都在,就等着采访两人这可以看作是对局前的一场小小‘发布会’。
林千秋一来,等她和桑原这个前辈打完招呼后,几个记者也过来问她问题。期间拍了不少照片,除了几张做样子的、和桑原的合照,其他就都是林千秋的个人照了。没办法,眼球经济就是这样无情,可爱的美少女怎么也比眼皮耷拉的大叔更能拉动杂志销量。
此前‘围棋美少女’的花名一出,甚至有人喊出了‘围棋偶像’的旗号呢!
这种明显不同的关注度也让桑原有些不快,他在平常是个很不起眼的人,不知道他在围棋界名号的人不会分一点儿注意力在他身上。但他不在乎那种‘忽视’,因为他知道一旦拿起棋子,一切就不一样了,目光会迅速集中在他身上。
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对他长久以来信念的‘背叛’因为这个原因,他更下定决心,一会儿要让林千秋好看——都是要赢棋,可场面也有好看和不好看的差别呢!
对局室外花了一些时间后,林千秋作为后辈,也作为‘下手’,先进了对局间(严格来说,上手、下手的概念更常见于职业选手,业余围棋中没那么严格,不过也无所谓了)。
这时林千秋在棋盘一边等待,一边也做一些擦棋盘之类的小活儿,这算是围棋礼仪的一部分。即使工作人员肯定做过这些事了,礼多人不怪,也不妨碍棋手们照做。
稍后对手‘睡虎’桑原也进来,两人相对跪坐好——跟在桑原身后进来的还有摄影师,他们挤进这不算很宽敞的对局室,其实就离棋盘、棋手们很近了,方便拍摄特写照片。
“桑原选手可以侧脸过来一些吗?这样更有气势!”
“啊,林选手笑一下吧,虽然不笑更有棋手风范,但笑起来实在太可爱了!”
随着摄影师的提示,照相机拍照的声音响起,林千秋和桑原都摆了一些姿势让摄影师拍摄。其中甚至包括两指夹住棋子,潇洒落子的照片,毕竟真正的对局中一般是不允许拍摄的,当然都是提前摆拍啦
拍照算是赛前最后一份工作了,完成之后摄影师满意地出去,工作人员这才主持棋赛开始。
不同于桑原心里不少杂念,林千秋虽然完全是奔着奖金来的,可当她坐在了棋盘边、拿起了棋子,反而心无旁骛了——这是她的天赋使然,专注的时候能迅速沉下心来。也是上辈子全力以赴学棋留下的宝贵财富,面对一张十九路棋盘,立刻进入到物我两忘的状态,简直就像是本能一样。
“‘松下日本·业余围棋大赛’,决赛正式开始!比赛采用标准规则,黑棋贴五目半,每方限时3小时,比赛现在正式开始!”工作人员宣布道。
然后就是猜先,林千秋猜先正确,执黑先行考虑到这个时代先手才需要贴五目半,可以说是重大利好了。
‘啪嗒’随着棋子敲击棋盘的清脆声响,对局真正开始了。林千秋是此时和后世都挺常见的星小目开局,这种开局的特点是地势结合,速度快,容易进入中盘战斗——对于喜欢战斗、擅长战斗的棋手,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桑原对此的应对是不假思索地分投,这在此时的围棋理念中基本是‘只此一手’的。不过等到后世就不是了,分投反而比较少见当然,也不是说分投就怎么样,围棋理念几十年间是有变化,却也没有‘开局定胜负’的说法。现在不过是各做各的选择,各经营各的局面而已。
而面对白棋分投,林千秋的应对却不是此时常见的‘逼’,而是一手右上高‘挂’。这甚至不是ai围棋的下法,只能算是之前就有的发展是,林千秋小时候学棋时就学到的——毕竟林千秋现在是在1980年下棋,杀鸡焉用牛刀?
这也不是‘轻敌’,而是杀1980年的鸡,很多时候确实是小刀更好用,用ai招数反而生搬硬套了。属于是抛媚眼给瞎子看,吃力不讨好。
随着棋局的进行,对局室里的棋谱不断传到外面,有关注这局棋的棋手、记者和棋迷就等在外面(能进来内部的棋迷,一般就是经常追比赛的,和围棋界非常熟,类似后世粉丝俱乐部的头头了。熟悉的情况下,他们哪儿都能进)。
其中棋手人不多,毕竟只是一个业余比赛,职业棋手没什么功夫关注,业余棋手则少有职业棋手各处凑热闹的余裕。不过,因为大阪是关西棋院的地盘,而大阪本地的职业棋赛又比东京少得多,这里一些业余比赛,有几位职业棋手来看也不奇怪。
就有一位职业棋手看着局面的发展,忍不住道:“为什么?为什么啊?”
什么为什么?无非是白棋局面大坏了!不是说白棋不能局面大坏,而是现在才到五十多手呢,一般的棋局到这里阵势都还没彻底摆开,战斗也没有正式打响——又不是一流棋手欺负实力不止差了一截的三流棋手!
更何况,他看白棋之前的应对,平心而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啊。让他自己来下,或许不会下同样的位置,可现在下的位置他也能同意。但为什么就这么规规矩矩地下下来,稀里糊涂就亏得下不下去了?
可怕的不是输,而是输都不知道输在哪儿这对于职业棋手简直是恐怖故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