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北山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们是否要选择穿越回去,改变历史,复建第六个燕国?”
慕容轩和林婉清并肩而立,站在楼观台的观主王道义面前,四周的气氛仿若凝固,沉重得让人几乎无法喘息。
王道义目光深沉,凝视着二人,缓缓说道:“慕容世家五次艰难建立燕国,可每一次建国皆伴随着惨绝人寰的大规模杀戮。那费尽心力构筑的燕国,宛如昙花一现,迅速凋零,且每次都伴随着慕容家众多子弟的惨烈身死。林家一心复建赵国,可这执念亦是屡屡给无辜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赵国与燕国,恰似这楼观台山顶的缥缈烟云,本应早早消散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此乃人力无法阻挡之必然。”
慕容轩眉头紧锁,痛苦与挣扎在他的眼中交织闪烁。家族往昔的荣耀与深重罪孽,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复国与悲惨覆灭,如同一幕幕挥之不去的可怕梦魇,在他的脑海中反复浮现。
林婉清轻轻咬着下唇,贝齿轻陷,那细腻的唇瓣泛出一抹苍白,她的内心同样被纠结与矛盾重重缠绕。
王道义神色肃穆,继续言道:“我于此地,已是第六次与你们慕容家和林家之人会面。此前的五次,他们无一例外,皆毅然选择穿越回往昔,企图重建燕国。而今,轮到二位,不知你们此番又将作何抉择?”
慕容轩和林婉清听闻此言,双双陷入了极度艰难的两难困境之中。
慕容轩的脑海里,家族先辈们为复国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身影不断浮现,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可最终的结局却总是那般残酷无情,令人心碎。
林婉清的思绪则飘向了赵国百姓曾经遭受的水深火热之苦,她满心不愿重蹈覆辙,让悲剧再次上演,可家族赋予的使命又如同沉重的枷锁,让她难以轻易割舍。
就在此时,王道义神情庄重地提及了两部神秘莫测的经书——《道德经》与《仁义经》所蕴藏的秘密。
原来,这两部经书所蕴藏有强大力量,能够开启天门,可以让人穿越至百年之前,扭转乾坤;或者两部经书的持有者也可以放弃穿越,将两部经书蕴含的气运与天下百姓共享,为后世缔造一个长治久安、长达百年的太平盛世。
慕容轩和林婉清对视一眼,在彼此的眼眸深处,清晰地看到了那浓郁得化不开的犹豫与深深的迷茫。
他们心里无比清楚,这个艰难的选择,不仅将决定无数人的生死命运,更将对历史的走向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公元436年,当慕容世家建立的第五个燕国覆灭时,整个中华大地深陷混乱,九州之内,无一安宁之所。
从北方到南方,从西域至东海,各方势力相互攻伐,烧杀抢掠无休无止。
强盗横行,烧杀奸淫,百姓朝不保夕。
道路之上,流民成群,拖家带口,艰难前行,却不知生路在何方。
面对如此惨烈之景象,是选择穿越回去扭转乾坤,复辟燕国;还是让未来之百姓享幸福之生活?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抉择?
如今,这道命运的难题正摆在慕容轩与林婉清面前:他们选择了后者。
放弃穿越回去复国,不是谁都可以轻松做到。对于执着于复国的慕容世家来说,这样的选择似乎更难一些。
慕容世家在历史上是那么的独特,那么的充满传奇色彩,以至于每次读到他们家族的故事,我都不禁要问:
历史上可曾有比慕容世家更为悲壮、令人叹息的家族吗?
又可曾有像他们这般执着于复国,屡败屡战的家族吗?
亦或是如他们一样,崛起迅速却又昙花一现的家族吗?
答案是没有。
后世再也未曾出现如此独特的家族。他们在短短百年间,先后建立起五个燕国,然而却因种种难以捉摸的决策与变故,导致这些燕国又都迅速走向覆灭。
灭国—复国—灭国—复国—灭国,仿若一个无法挣脱的宿命怪圈,死死套住了慕容世家。
这一次慕容轩和林婉清决定摆脱家族魔咒,不再重建燕国。
他们两人于终南山下的楼观台,将象征天道的《道德经》与代表人道的《仁义经》恭敬地交付给终南山楼观台的观主王道义。
就在这两部经书于楼观台相互交融的瞬间,天地变色,奇异景象骤现。
楼观台乃至整个长安的上空,紫气氤氲,汹涌翻腾,似在宣告一个辉煌盛世即将磅礴降临。
180 年后,人类历史上最为昌盛、强大的封建王朝——唐朝横空出世,恰如他们心中所愿。历经 500 年战火洗礼的中原大地,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各民族之间也步入了短暂的和睦共处时期。
自那之后,长安成为了民族融合的核心枢纽,大唐则傲然成为世人敬仰的天朝上邦,三百年间,万邦来朝,极尽繁华,铸就了一段震古烁今的传奇佳话。
然而,因将天道与人道的运势与天下苍生共享,慕容轩和林婉清失去了穿越回去超凡入圣的机会,失去了长生不老的机会。
此后,二人便隐匿于终南山中,绝迹尘世,再未踏出山林半步。
而那《道德经》与《仁义经》两部经书究竟为何拥有扭转天道与人道命运的超凡伟力?这一切的渊源,需从春秋时期细细道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