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拐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次日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出一片金黄的景色。我与徐一等人一起,怀着沉重的心情送别即将出征的王旅长。
在临行之前,我紧紧握住王旅长的手,声音低沉而凝重地说道:“切记昨日我所说的一切,特别是那张纸上的名单。这关系到我们能否在东北更好的站稳脚跟,也关乎着民族的未来。希望你能够活着等待我们成功灭了那些可恶的敌人!”
王旅长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转身上了卡车,身影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中。
我静静地凝视着远方,心中默默地祈祷着。这次的离别,让我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见到这位英勇无畏的将领。或许,只有在胜利的曙光到来之时,我们才能够重逢。也许这就是永别。
风吹拂着我的脸庞,带来一丝丝凉意,但我的内心却燃烧着一团炽热的火焰。我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
随着卡车的离去,扬起的尘土在空中弥漫。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坚强,要继续努力奋斗。因为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都肩负着保家民族的重任。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闪烁在天空中。我抬头仰望,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勇敢的灵魂在守护着这片土地。我暗暗发誓,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我都将毫不退缩,为了民族,战斗到底!
送完王旅长及其一行人之后,我从思绪中回过神来后,召唤来了徐三,并下达了一项重要任务:让他负责安排二旅二团驻防在一旅曾经驻守过的山头上。紧接着,我又示意徐六与我一同前往刚刚挖掘出的那三个山洞。进入洞内,我们首先将迫击炮生产线和大口径炮弹的生产线放置其中。完成这一步骤后,我把剩下的几架飞机也放进了最后一个洞穴里。
接着,我向徐六提出了一个关键要求——尝试能否将迫击炮生产线改装成 107 火箭炮生产线,同时将大口径炮弹生产线转化为 107 火箭弹的生产线。徐六对这些设备进行全面扫描后回应道:“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但目前我们面临着原材料短缺的问题,因此可能无法大量生产火箭炮和火箭弹。”我思索片刻后回答说:“没关系,先进行改造吧!”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知尽管面临资源有限的困境,但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创新的方法以提升战斗力。即使生产量受到限制,通过改造现有生产线,我们仍有机会获得更强大的武器装备,为未来的战斗做好准备。这种灵活应变、不畏困难的态度将成为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徐六听完我的话就准备工作去了。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桌上,我揉了揉有些惺忪的睡眼,然后叫来徐三,询问他关于三团整编的情况。
徐三很快来到了办公室,他向我报告说:“少爷,三团的整编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
我点了点头,表示满意,接着说道:“很好,接下来你要完成一旅留下来的地方驻军部署,并留下一个营的兵力镇守岩洞山。之后,你率领三团前往接手一旅三团在大青山的防务,并协助他们剿灭那里的土匪。另外,你去和徐五沟通一下,让她选出战车大队和重炮大队的大队长及副大队长,然后由你来任命。同时,你要全面接管重炮大队和战车大队。”
徐三恭敬地回答道:“是!少爷,我一定会按照您的指示去做。”说完,他转身离去,开始执行我交代给他的任务。
看着徐三离开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现在部队的整编工作已经初步完成,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兵工厂的原材料供应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武器装备生产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想到这里,我决定亲自去兵工厂了解一下情况,看看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我起身走出办公室,朝着兵工厂的方向走去……就这样过去了一周,徐三吧重炮大队跟战车大队的领导名单报给了我,我看了下都是之前奉天城的大学生分别是:徐五选的重炮大队长宋学文、副大队长李时豪,战车大队长郭子兴、副大队长赵武,我看完后直接批准让徐三任命去了。又过了一周我让徐三带领着三团剩余人员跟战车大队去大青山辅助一旅三团去了。
徐六经过半个多月的忙碌,终于完成了生产线的改造。望着眼前崭新的 107 火箭炮和火箭弹,我心中成就感十足。随后我就让徐六他们组织人手赶紧去靶场测试去了。
然而,原材料的短缺仍然是一个问题。我深知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解决。我也着手让徐六组织研发团队,尝试寻找替代材料,以提高生产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徐六她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坚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够克服一切难关。
如果没有这些现成的材料,以我目前的状况来说,确实也是束手无策啊!眼下唯一能够仰仗的就只有吴伯那里的采购渠道了,但无奈数量实在有限,看来还得另寻他法才行。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王旅长的电报引起了我的注意。据他所言,他们已经抵达了五道山,并与徐二成功会师,接下来便要着手清剿周围一带的土匪势力。然而,俘虏人数众多,仅凭他们自身恐怕难以养活如此庞大的人群。
对此,我也深表认同。考虑到漫长的补给线以及实际的物资供应能力,要养活这么多人确实并非易事。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给王旅长回电:对于那些未曾伤害过百姓的土匪,可以安排他们乘坐运输物资的卡车返回岩洞山基地;而至于那些有伤害百姓行为的,则命令他们留在五道山根据地,全力投入到防御工事的挖掘工作中去,务必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直至完成任务为止。我站在山顶,俯瞰着整个岩洞山基地。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目前来看,五道山根据地的防御工事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亲自去找吴伯商量采购更多原材料的相关事宜。这注定是一段不平凡的旅程,一路上风尘仆仆、舟车劳顿,我终于抵达了吴伯所在之地。
见到吴伯之后,我毫不犹豫地向他阐明了自己此番前来的目的。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吴伯的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他语气低沉地告诉我:“最近这段时间,日军和国府对于物资的管控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想要获取大量的原材料简直比登天还难啊!”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不禁一沉。但是,吴伯接下来的话又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他表示虽然目前形势严峻,但他还是会竭尽全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他好心地提醒我,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途径来获取所需的原材料,例如通过黑市交易或者与某些地下商人展开合作等。
我紧紧地握住吴伯的手,眼中满是感激之情,并向他承诺一定会认真思考他所提出的建议。并且提出:“让吴伯派人收拢难民,可以引导他们到岩洞山附近或者大青山附近地区,都是苦难人不要为难他们。”
吴伯表示:“明白”
告别吴伯之后,我的心情异常沉重,但却没有丝毫气馁之心。因为我深知摆在面前的困难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但为了确保军火的充足供应,无论如何我都要想方设法去克服这些难题。哪怕前路布满荆棘,我也定当勇往直前!这时我想到了二哥,或许可以从美立卡那里进货。
我立刻给远在美立卡的二哥拍发了一封加急电报,在电报中详细地向他说明了目前所面临的艰难处境,以及我们对于原材料那如同久旱盼甘霖般的迫切需求。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第二天,二哥回电了。他在电报中表示,知道了,已经开始托人打听美立卡这边原材料的进货渠道了,一旦有消息就会马上通知我。
在这令人心焦的等待过程中,我当然也不会无所事事地干等着。我当机立断,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心腹手下,让他们乔装打扮后深入黑市以及那些见不得光的地下商圈,去探寻一切有可能出现货源的地方。
与此同时,我召唤徐四和徐三来到我的办公室。当他们到达时,我开始下达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指示:第一,命令徐三带领他的队伍,在其掌控的区域内,针对那些为富不仁、残害乡亲的地主财主们,以“土匪”之名将他们消灭,并收缴他们的土地财产。第二,一旦大青山地区与一旅三团顺利交接完毕,就要仿照岩洞山地区的做法,牢牢控制住各个主要山头,同样借用“土匪”的旗号行事。第三,着手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紧密配合战车大队向西出征草原。务必全力搜寻并剿灭像麻匪这样肆虐牧民的祸害,尽可能地为草原那一方创造更多发展空间。第四,协同徐四共同努力收容难民,将收缴得来的土地分配给这些无家可归之人,地租则按照羊沟镇的标准执行。
第五,趁着农民们闲暇的时候,尽力地发展民间团体组织。不仅要让他们拥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还要训练他们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毕竟,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更好地抵御外敌和应对各种危机。
第六,则是适当地扩大我们的队伍规模。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尽可能避免引起国民政府的关注或警觉。否则一旦被他们察觉到我们的行动,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险。
第七点,由徐四来负责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情报网络系统。同时,立刻给徐二发一封电报,让他从其他地方调派一支精锐的雄鹰小队,并将其划归到徐四的指挥之下。相信这支小队的加入,定能如虎添翼,相信徐四的情报网络组建能省不少事情。
好啦,以上就是我接下来一段时间所做出的全部安排。徐三和徐四都已经明确表示理解并接受这些任务,接下来他们便会着手忙碌起来。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共同完成我们的目标!
数日后,二哥拍来了电报,称其觅得一名靠谱的中间商,有法子从美立卡那儿搞到我们急需的原材料。然而,这批货的售价或许会偏高一些。
对此,我没有丝毫迟疑,一口应承下来。毕竟,只要能够确保军火源源不断地生产,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所以我决定去一趟美立卡,顺便看看能不能在搞点机器回来。
就在此时,与王旅长一同出行的运输队归来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带回了整整两千人!我当即将他们交予徐三,并嘱咐他好生操练这群士兵。待一切安排妥当,我唤来了徐五和徐六,告诉她们:过些时日,我可能需要同徐一、徐六一同前往美立卡一趟。在此期间,望徐六与徐五妥善完成工作交接,由徐五代为管理兵工厂事务。随后,我携二人前往岩洞山的仓库,将我空间内的所有枪炮子弹以及必要钱财存放妥当。接着,我嘱咐徐五:待运输队休整一周后,向五道山运送一批物资,此次需携带 5 门 75 毫米榴弹炮,每门配属两百发炮弹,同时安排重炮大队的炮手一同前往五道山。徐五表示知晓后,便去与徐六进行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