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三十三章 挂逼也需要进化【1 / 2】

浙东匹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的船长,你放心吧。”龙陈二人满口答应。

顾鲲换上潜水服,戴上头灯,就鱼跃入水。

而如果不是用那种能在珊瑚礁地貌海域直接刮海床的特殊网具,这些鱼都是很难批量抓获的。

然后,再有任何与原始地形细微差异的回波,他都能挑出来,知道那儿是有贴底的海洋生物在潜伏——一言以蔽之,他的听力就像是在普通声呐的基础上,又开了地形对比功能。

夫妻俩谁也没有说服谁,便立下了筹码,两人打赌一天烟——如果最后的收成,与陈丽的猜测比较接近,那龙五就一天不许吸烟,反之他就可以一天两包。

原来,被捞上来的,除了杉龙虾和皮皮虾之外,还有不少比目鱼一类贴在海底珊瑚砂上的热带鱼类。好多都长得五颜六色的,有些还有长长的艳丽的鳍刺。

这次出海之前,他感受到自己对这具身体潜力的把握,更深入了。首先是他的听力,可以通过在同一片浅海水域内,凝神安静潜水一段时间,聆听感知海底的地形。

另一方面,这些特殊网的边缘,都是有配重轴承和特殊限位钩锁的,拖得慢才能保持渔网的边缘时时刻刻和海床贴合,这样已经抓住的虾蟹才跑不掉。如果拖得快,遇到海底珊瑚起伏凹陷比较大的地形,渔网与海床接触不充分,已经网住的龙虾也有可能从这个凹坑里跑掉。

上回第一次出海时,顾鲲没有另买虾网改装到船上,一来是他的本钱比较紧张,二来也是因为你第一次只是探探路,他想着的是尽快成行。再说了,要不是后来遇到了徐锋,知道了徐锋的生意收购规模,顾鲲也不敢花大力气赌龙虾这些品类,怕抓了卖不完。

龙五讶然:“收网?这才拖了半小时都不到诶,航速才4节。船长,真不多拖一会儿么?现在收恐怕没多少收获。”

这一切,导致其他船长出海的话,哪怕探鱼水平逆天,潜水员搜索虾群一搜一个准,但拖网作业时的费时费力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往往拖龙虾一网下去半天时间就没了。

龙五和陈丽,在这一次启航时,刚出海不久,就感受到顾鲲身上多了一股原先没有的认真劲儿。

“还有这么多种比目鱼!加起来有好几百磅了吧。”

龙虾批发给徐老板算50人民币一磅,石头鱼100,其他比目鱼属的便宜点儿,这些加起来也得三四万了吧,这才多久啊。”

陈丽一阵无语:“这可是要抓杉龙!不是那种鱼群,一网能有100磅就很发财了。”

顾鲲轻描淡写地笑笑,鼓舞士气道:“这算什么,继续前进。这次我伤好利索了,咱要大干一场,我一天都不想浪费。尤其是到威沙群岛之前,热带鱼比较多,我们要抓住每一次机会。”

只有顾鲲自己知道,他的成功无法复制,换个没开挂的人来,就算有了好网,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收获。

“船长,已经清点出来了,杉龙就有70多只,超过200磅了,各种比目鱼属的热带鱼350磅,南蚌170磅,石头鱼120磅,大丰收啊。

因为海水与海底之间本身的撞击、回响就会产生很大的干扰。

老水手听绞网机电机的声音,就能听出一副网里收成的轻重。

估计要不了几个月的适应锻炼,将来靠这个挂逼技能去找古代沉船打捞都没问题。

龙陈二人都觉得船长这次花钱买的新网太值了。

这倒不是说他的远视分辨率强了,而仅仅是在微光环境下的可视距离边远了。正常人或许不借助潜水头灯,到水下三十米,因为阳光照射不透更深层的海水,也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而顾鲲发现自己只要集中专注,再深两倍好像都没问题。只要珊瑚能生长的深度,他基本上都能看见。

像顾鲲这样,简直跟挂逼似的指哪打哪精确打击、抓龙虾也只拖半小时,那就根本没法比了。

龙五:“可他是船长啊,他已经创造那么多卧槽的事情了。”

从凝神细听探鱼器里每一丝微小的回音,到稍有线索就换上潜水服、亲自下水查看。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非常勤奋。

谁让他的耳朵是2019年的黑科技呢,慢慢适应、发掘潜力,总能挖出比90年代最先进声呐更牛逼的性能细节。

这种专业的网具可不便宜,八千令折算成人民币要两万呢。不过渔网都是可拆卸的,将来刘民这条船不租了,要另外换船的话,顾鲲也可以把网拆走。

就好比人家拿着大菠萝隔着几百米扫车,那怎么也得扣死扳机把100发弹仓全射出去吧。

除了听觉之外,顾鲲这次又进一步发现,他的水下视力也多多少少比前世强了很多。

龙五:“你说的我当然知道,但那是科学,船长这人身上根本就不科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