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十六章 我自愿收人民币【1 / 2】

浙东匹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顾鲲并不在乎这些恭维:“别废话了,既然所有手续都完了,你们俩帮忙一起卖鱼。”

今天已经是2月22日了,1994年已经过去了53天。

海鲜商人徐锋,为了争夺“装逼教主”的江湖地位,花了两三万的成本抢下了机器、又花了四五万暗筹抢到了第一张入网许可证,并且选了88这个号码。所以,他的手机是华夏历史上第一台手机。

1987年12月,粤州市投放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批手机,那种摩托罗拉的砖头形“大哥大”,一共100台,号码从9010-00到9010-99。

一行人来来往往忙到中午时分,那些非报税的本地鱼种基本上就卖得差不多了。

不过幸好,陈科长立刻把话筒接了过去:“徐老板,我海关小陈啊。这位客人的身份信息和货源我们都是核验过的,你放心,就看你有没有兴趣。人家肯收人民币,不然我们也不会放外商跟你直接交易了。”

而排在顾鲲前面的那几个外商,卖的都是行情比较透明的品类,所以很快就成交了,双方没什么分歧。

打发完那些大商人,终于有个粤州生鲜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来跟顾鲲这个萌新详谈。

几分钟后,一名负责牵头的海关工作人员,带着粤州几家对口的国营进出口公司的代表到场,双方开始例行谈判。

……

您肯收人民币,这是支持我们的工作,高兴还来不及呢。要不要我们帮你另外介绍一些本市有实力的、人民币结算的海鲜商人?”

这些鱼种在马来西亚当地的行情,大约是比除了东星斑之外的其他中高档石斑鱼,再贵10~20。

另外还有比较贵的品种,各种石斑鱼500公斤,鲷鱼600公斤,大海虾、梭子蟹一共300公斤。这几项每公斤批发价在30~50块,一共5万。

贵国去年的会议里,明确表示要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注意市场经济过渡,莫非对外贸易领域还有强买强卖?”

这个帽子扣得挺大,陈科长连忙回过神来解释:“不是不是,我们只是今年没遇到过要人民币的外商,有些意外,绝对没有别的意思。

这个号码,正是著名海鲜商人徐锋的。顾鲲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历史教科书里有写。

国家的想法很朴素也很急功近利:花外汇进口奢侈消费品、好吃好喝伺候外商,是为了在出口博览会上赚回来更多外汇,所以这方面出手大方。

因为顾鲲牌面最小,他只能先围观别人谈。

陈科长在一旁看着顾鲲拨号,心里也暗暗感慨:徐老板当年买手机这八万块钱花得真值。只要买到了江湖第一的噱头,连南洋华侨都知道他的威名。

顾鲲:“朱经理,这不可能,在马来西亚这鱼是原产地,都要比中高档石斑贵两成。到了粤州,这就是从未见过的热带鱼,拿去请客多有面子,这个附加值得值多少?要是卖那么便宜,在当地我就卖了,何必辛辛苦苦跑两千公里来粤州?”

顾鲲也就懒得再跟他废话了:“朱经理,既然你非要这么说,那没什么好谈了。真抱歉,浪费你们时间捧场,我自己去找买家吧。”

我们华夏人民是艰苦朴素的,不是那些堕落的资本注意国家,外汇不能拿来奢侈,希望你认清这个现实。”

顾鲲心算了一下,一船鱼一共将近20吨,已经卖掉了15吨本土鱼种,回本17万人民币,还剩两三吨报税的名贵热带鱼没卖。

但在这整整53天里,偌大的粤东省,连一个肯收人民币的大宗进口外商都没见过。

最后就是东星斑50公斤,金枪鱼120公斤,旗鱼肉200公斤,每公斤批发150~200,也是5万。另外,还有那几个按照进口货报关的鱼种没卖,海关刚才的提存报税员说,会给我们安排买家。”

顾鲲点起一根雪茄,谈笑自若反问:“吃没见过的新奇海鱼,就不能让外商心情舒畅长面子了?”

“顾先生是南洋华侨吧?那咱就说中文不介意吧?鄙人姓朱。你们这次带来的品类,原先没见人卖过,我们中午的时候,紧急研究了一下。

所以,我们也愿意按照粤州本地的中高档石斑鱼进口价,上浮15,来收购你们运来的青衣和苏眉等品种。”

朱经理表情有些错愕:“顾先生,我是来帮你解决问题的,你卖生鲜拖一天就是一天损失。找遍整个粤州城,都不会有其他单位拿那么多美元来陪你玩了。

电话对面的徐锋犹豫了一下,语气倒是挺客气,不过一听就知道是在怀疑顾鲲的身份。

顾鲲对这种渠道没抱什么期望,不过既然是海关方面好意帮介绍采购商,面子还是要给的,见一见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