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白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有请他的客,没有给他送礼也就算了,其中有几次,他想推荐亲戚到公司上班,公司不是找这理由就是找那借口,都给回绝了,为此他不止一次人前人后埋怨公司过河拆桥。
而这次参与罢工的几名员工,都是村书记一个家族的堂兄弟,及他们家里人。
经调查,他们村的人,原本就比较团结的。很多年来一直是这样的,不管对外发生什么摩擦事件,风格就是一哄而上。
其三,车间主任李文华,和组长周铁柱,在这件事中也有责任。对待新老员工方面,虽然他俩表现的,并没有像夏、张二人那么严重的个人喜好倾向。
但是从管理职责上来看,在员工数次反馈意见的过程中,他俩只是简单的上传下达,并没有把很多潜在的矛盾,摊到桌面上,也并没有起到宣传解释的作用。
按理说,遇到问题,他们应该耐心的听,全面的调查,看看是否属实。
自己能解决的,就直接在他们这一级就解决了,不能解决的可以解释的,要进行充分的解释,或者再向上汇报。
现在呢,他们一点都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遇到问题,往往第一反应,要么简单的向夏碧成反馈,要么就直接向张凤反馈。
也就是说由于李文华和周铁柱的不作为,导致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还使得员工们的不满情绪不断积累,最终引发了这场罢工事件。
为什么李文华和周铁柱不作为呢?第一和他们自己温和的性格,及工作方式有关系;第二就是张凤管理中太霸道了,导致他俩有话说不出来。
针对有些员工不理解的地方,如制度的宣传解释工作,有些公司规矩的来龙去脉,甚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他们俩并没有拿出应有的态度,特别是自己的主见。
到这里,我们应该有个总结,看吧,哪怕就是三亿集团,这么知名的企业,外边的人,看着多么光鲜,但是稍微深挖几层,我们就会发现问题竟然那么多。
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不要轻易相信你看到的,你听到的,要实地去感触才知道真实情况,所谓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公司打造者的角度来看,不要想当然的以为,员工入职了,你给他们发工资,平时一般的规章制度好像也都很完善,企业文化也都不错,员工对你的忠诚度就很高。
如果你的企业文化不正,如不是真的信奉大家耳熟能详的大道理,即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而是真正能够以身作则,从老板到各位核心管理层。
哪怕信封了,但是不能在做人做事的时候,特别是一些关键事件解决的时候,进行有效的宣传、组织,员工无非在你能发得起工资的时候,给你临时干活的罢了。
其四,最关键的一个信息是,卢小兵的堂叔,竟然是当地劳动局的副局长。
也就是说,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卢小兵有恃无恐的原因,必定和他身份有一定关系。
当然,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是站不住脚的地方。
这条消息的内涵,就已经确立了一个处理卢小兵的标准,不仅不能开除它,而且还要想办法,妥善处理这次危机。
处理他容易,赔偿也容易,但是公司总得继续运转下去。哪怕都是合规的情况下,人家只要想办你,稍微哪方面严格一点,卡一点,以后公司的路就难走了啊。
调查进行到这里,不仅是信息,而且逻辑上,宋向阳也有了一个闭环。
卢小兵为什么胆子那么大,为什么对《劳动合同法》懂的那么多,为什么可以做大家的意见领袖,这不答案都有了。
宋向阳和他同来的副总,一起又把这些信息整理了一遍,发现要形成调查报告,还查最后一环,就是针对此次事件,该如何处理各个相关责任人。
解决方案
在解决方案方面,在充分听取了秦志祥的意见后,他俩的策略是,先听听各个相关责任人的意见,看看他们怎么说。
首先是公司外的人的建议,卢小兵和张凯他们见公司妥协了,刚开始他们统一的意见也比较强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