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丁亥。以正五位下大伴宿祢手拍。爲尾張守。
癸夘。幡文造通等自新羅至。
六月乙亥。奉幣帛于諸社。以祈雨焉。
丙子。太政官奏。比日亢旱。田園■卷。雖久■祈。未蒙嘉■。請遣京畿内淨行僧等祈雨。及罷出市廛。閇塞南門。奏可之。
秋七月丙申。大納言正三位紀朝臣麻呂薨。近江朝御史大夫贈正三位大人之子也。
丙午。大倭國大風。損壞百姓廬舍。
八月戊午。詔曰。陰陽失度。炎旱弥旬。百姓飢荒。或陷罪網。宜大赦天下。与民更新。死罪已下。罪無輕重。咸赦除之。老病鰥寡■獨。不能自存者。量加賑恤。其八虐常赦所不免。不在赦限。又免諸國調之半。」又授遣唐使粟田朝臣眞人從三位。其使下人等。進位賜物各有差。」以從三位大伴宿祢安麻呂爲大納言。從四位下美努王爲攝津大夫。
九月壬午。詔二品穗積親王知太政官事。
丙戌。置八咫烏社于大倭國宇太郡祭之。
丁酉。以從五位上當麻眞人櫻井爲伊勢守。
癸夘。越前國獻赤烏。國司并出瑞郡司等進位一階。百姓給復一年。獲瑞人宍人臣國持授從八位下。並賜■綿布鍬各有差。
冬十月壬申。詔遣使於五道。〈除山陽西海道。〉賑恤高年老疾鰥寡■獨。并免當年調之半。
丙子。新羅貢調使一吉■金儒吉等來獻。
十一月己夘。以正四位上小野朝臣毛野爲中務卿。
庚辰。從五位下當麻眞人楯爲齋宮頭。」有詔。加親王諸王臣食封各有差。」先是。五位有食封。至是代以位祿也。
己丑。徴發諸國騎兵。爲迎新羅使也。以正五位上紀朝臣古麻呂。爲騎兵大將軍。
甲辰。以大納言從三位大伴宿祢安麻呂。爲兼大宰帥。從四位下石川朝臣宮麻呂爲大貳。
十二月乙夘。都下諸寺權施食封各有差。
乙丑。令天下婦女。自非神部齋宮宮人及老嫗。皆髻髪。〈語在前紀。至是重制也。〉
丙寅。正四位上葛野王卒。
癸酉。无位山前王授從四位下。丹波王。阿刀王並從五位下。正六位上三國眞人人足。藤原朝臣武智麻呂。正六位下多治比眞人夜部。佐味朝臣笠麻呂。藤原朝臣房前。從六位上中臣朝臣石木。狛朝臣秋麻呂。坂本朝臣阿曾麻呂。多治比眞人縣守。阿倍朝臣安麻呂。從六位下波多朝臣廣麻呂。佐伯宿祢男。阿倍朝臣眞君。田口朝臣廣麻呂。巨勢朝臣子祖父。紀朝臣男人。正七位上大伴宿祢大沼田。正六位上坂合部宿祢三田麻呂。從六位下縣犬養宿祢筑紫。正六位上坂上忌寸忍熊。船連秦勝。從六位下美努連淨麻呂並從五位下。▼是日。新羅使金儒吉等入京。
是年。諸國廿飢疫。並加醫藥賑恤之。
三年春正月丙子朔。天皇御大極殿受朝。新羅使金儒吉等在列。朝廷儀衛有異於常。
己夘。新羅使貢調。
壬午。饗金儒吉等于朝堂。奏諸方樂于庭。叙位賜祿各有差。
丁亥。金儒吉等還蕃。賜其王勅書曰。天皇敬問新羅王。使人一吉■金儒吉。薩■金今古等至。所獻調物並具之。王有國以還。多歴年歳。所貢無虧。行李相属。款誠既著。嘉尚無已。春首猶寒。比無恙也。國境之内。當並平安。使人今還。指宣往意并寄土物如別。
壬辰。定大射祿法。親王二品。諸王臣二位。一箭中外院布廿端。中院廿五端。内院卅端。三品四品三位。一箭中外院布十五端。中院廿端。内院廿五端。四位一箭中外院布十端。中院十五端。内院廿端。五位一箭中外院布六端。中院十二端。内院十六端。其中皮者。一箭同布一端。若外中内院及皮重中者倍之。六位七位。一箭中外院布四端。中院六端。内院八端。八位初位。一箭中外院布三端。中院四端。内院五端。中皮者一箭布半端。若外中内院。及皮重中者如上。但勳位者不着朝服。立其當位次。
閏正月庚戌。以從五位上猪名眞人大村。爲越後守。」京畿及紀伊。因幡。參河。駿河等國並疫。給醫藥療之。▼是日。令掃淨諸佛寺并神社。亦索捕盜賊。
戊午。奉新羅調於伊勢太神宮及七道諸社。」勅。收貯大藏諸國調者。令諸司毎色検校相知。又收貯民部諸國庸中輕物■絲綿等類。自今以後。收於大藏。而支度年料。分充民部也。
乙丑。勅令祷祈神祇。由天下疫病也。
癸酉。泉内親王參于伊勢大神宮。
二月庚辰。左京大夫從四位上大神朝臣高市麻呂卒。以壬申年功。詔贈從三位。大花上利金之子也。
辛巳。知太政官事二品穗積親王季祿。准右大臣給之。
戊子。以從五位下阿倍朝臣首名。爲大宰少貳。」山背國相樂郡女鴨首形名三産六兒。初産二男。次産二女。後産二男。其初産二男。有詔爲大舍人。
庚寅。河内。攝津。出雲。安藝。紀伊。讃岐。伊豫七國飢。並賑恤之。」詔曰。准令。三位以上已在食封之例。四位以下寔有位祿之物。又四位有飛蓋之貴。五位無冠蓋之重。不應有蓋无蓋同在位祿之列。故四位宜入食封之限。又案令。諸王諸臣位封。自正一位三百戸差降。止從三位一百戸。冠位已高。食封何薄。宜正一位六百戸。差降止從四位八十戸。」又制七條事。准令。諸長上官遷代。皆以六考爲限。餘色得選。色別加二考。以十二考爲選限。百官得選之限太遠。宜色別減二考。各定選限。〈其一。〉准令。籍蔭入選。雖有出身之條。未明預選之式。自今以後。取蔭出身。非因貢擧及別勅處分。並不在常選之限。〈其二。〉准律令。於律雖有除名之人六載之後聽叙之文。令内未載除名之罪限滿以後應叙之式。宜議作應叙之條。〈其三。〉准令。京及畿内人身輸調。〈於諸國減半。〉宜罷人身之布輸戸別之調。乃異外邦之民。以優内國之口。輸調之式。依一戸之丁制四等之戸。輸調多少議作餘條例。〈其四。〉准令。正丁歳役收庸布二丈六尺。當欲輕歳役之庸。息人民之乏。並宜減半。其大宰所部。皆免收庸。若公作之役。不足傭力者。商量作安穩條例。永爲法式。〈其五。〉准令。一位以下及百姓雑色人等。皆取戸粟以爲義倉。是義倉之物。給養窮民。預爲儲備。今取貧戸之物。還給乏家之人。於理不安。自今以後。取中中以上戸之粟。以爲義倉。必給窮乏不得他用。若官人私犯一斗以上。即日解官。隨贓决罸。〈其六。〉准令。五世之王。雖得王名。不在皇親之限。今五世之王。雖有王名。已絶皇親之籍。遂入諸臣之例。顧念親親之恩。不勝絶籍之痛。自今以後。五世之王在皇親之限。其承嫡者相承爲王。自餘如令。〈其七。〉
丙申。授船号佐伯從五位下。〈入唐執節使從三位粟田朝臣眞人之所乘者也。〉
丁酉。車駕幸内野。
己亥。五世王朝服。依格始着淺紫。
庚子。京及畿内盜賊滋起。因差強幹人。悉令逐捕焉。▼是日。甲斐。信濃。越中。但馬。土左等國一十九社。始入祈年幣帛例。〈其神名具神祇官記。〉
三月丙辰。右京人日置須太賣。一産三男。賜衣粮并乳母。
丁巳。詔曰。夫礼者。天地經義。人倫鎔範也。道徳仁義。因礼乃弘。教訓正俗。待礼而成。比者。諸司容儀多違礼義。加以男女无別。晝夜相會。又如聞。京城内外多有穢臭。良由所司不存検察。自今以後。兩省五府。並遣官人及衛士。嚴加捉搦。隨事科决。若不合与罪者。録状上聞。」又詔曰。軒冕之羣。受代耕之祿。有秩之類。无妨於民農。故召伯所以憇甘棠。公休由其抜園葵。頃者。王公諸臣多占山澤。不事耕種。競懷貧婪。空妨地利。若有百姓採柴草者。仍奪其器。令大辛苦。加以被賜地。實止有一二畝。由是踰峯跨谷。浪爲境界。自今以後。不得更然。但氏氏祖墓及百姓宅邊。栽樹爲林。并周二三十許歩。不在禁限。
夏四月壬寅。河内。出雲。備前。安藝。淡路。讃岐。伊豫等國飢疫。遣使賑恤之。
五月丁巳。河内國石河郡人河邊朝臣乙麻呂獻白鳩。賜■五疋。絲十■。布廿端。鍬廿口。正税三百束。
六月癸酉朔。日有蝕之。
丙子。令京畿祈雨于名山大川。
丙申。從四位下与射女王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