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轻风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叶翠芝晓得这里头的利害,但看着神采奕奕的小弟,热泪盈眶,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只通过这短短的几句话,她就看见了小弟的成长,他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以民为本,当然是天机;但以国为重,同样是天机;至于君为臣纲,纲举目张,也一样是天机。
就这两个诉求,欧阳举人却发现居然不太容易推动。
就在这喧嚣之中,叶行远终于赶到了山头村。
但也有人委婉的说,“王举人之事自然要讨回公道,但一码归一码,雨水之事,还当从长计议。”
那么此时此刻,叶行远望着山间荒芜的梯田,陡然顿悟乐。自己在这世上,必须要做一些事。
经过转轮珠强化的五感敏锐,他的目力极为高明,一草一木一尘一沙尽在眼中,这也让他更能瞧见生民的苦楚。
这大约就相当于是选择前进道路了,叶行远也隐隐有所悟。圣人虽然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这只是一种天机的表述方式。
但丁举人和张举人两人都是出生于县区东部平原鱼米之乡,现行雨水分配对他们乡村是有好处的。这时候虽然因为王举人的死而有义愤,但对于抗议县衙雨水分配,就默不做声了。
天机本身无情无欲,关于天机各人有各的解读,还是前文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叶行远自己,一直没有真切探寻过自己的内心。
站在不同的立场之上,就会对天机有不同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出乎本心,不可更改。地方士绅想要保护本乡本村的利益,这是他们的本心,也是他们的天机,他们若能够安定乡里,自得其功德,也会像叶行远这样,对天机的揣摩更深一层。
周知县的行为,站在更高的立场上无法衡量对错,但是作为潜山村的村民,叶行远却不愿眼睁睁看着惨况继续蔓延。山腰上的村庄已经如此,那山顶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
原本在这世界举人作为地方头面人物,有牵引天机调节天候的神通,俗称呼风唤雨。如果有雨水,在归阳县这种山村地方,冬季亦可有一茬收成。但此时却是田地荒芜,山坡岗地没有雨水灌溉,冬天小麦必不能活,那也不必费力气了。
又比如高举人的正坡乡处于山顶,三月前还被周知县否了一寸三分雨水,苦不堪言,所以高举人也赞同欧阳举人的意见。
但周知县上任以来,揽权日盛,将原本的善法一笔抹倒。
尤其是这几年天地元气变动,雨水更有限的情况之下,知县大人分配雨水更倾向平原几个产粮大乡,而对山区乡村生计基本忽视,终于激起今日之事,也可以说是自食恶果。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雨水,也就等于是断了活路。
但纷纷扰扰两天,还是一筹莫展,欧阳举人对此也颇为无奈。其实欧阳举人的态度很明确:第一,周知县必须为王举人之死给一个交待;第二,这两年来执行的雨水制度必须停止,恢复以前的各乡绅自理互助制度。
“那就多些叶相公了!”村民们感激涕零,又要磕头,再度被叶行远拦下。
叶行远想明白后,不打算进家门了,转身直奔山头村而去。
叶行远站在村边,目睹这枯败荒凉的景象,忍不住连连摇头叹气,心中也在细细思量。
之前的叶行远,大半时间都在闭门读书,对这个世界的民生并没有太深的感触,但今天仿佛是第一次睁开眼看这世界一般。
“叔伯乡亲们放心,小子身为读圣贤书之人,断不会坐视不理。听说本县士绅都聚集在山头村,我这就去倡议士绅联合,共劝知县改弦更张,为潜山村争来雨水!”
却说叶行远匆匆赶往山头村,而此时的山头村中,也正是一片混乱。
王举人年高,论起资格来比其他几个举人都老得多,平日遇上了,欧阳举人丁举人都得恭恭敬敬叫一声老先生。他原本已经在村中准备颐养天年,谁知道竟然会出这种意外。
如果没有神通的世界,这是无可奈何的天灾,顶多向官府请求赈济,却不能改变现实。然而文圣降世,截取天道而成天机,又通过天命授予读书人神通,立意就是能够造福乡梓。
众人对第一个要求没什么异议,毕竟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王举人之死,不管到底是什么原因,总是让归阳县这一群高高在上的读书相公人人自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