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钞。循循善诱者。即阿含时。广说天人因果小教。以循循善诱。引迷流而得入涅槃故。二引入般若大乘空慧者。即方等会上。以谈法相大乘故。三先所出纳。是子所知者。如来将般若空慧法财。命须菩提.迦叶.富楼那等化诸菩萨故。故曰是子所知。四以至法华会上。仍将般若空慧委付家财下。虽法华授记作佛者。以般若法而付嘱之。方能流入一切智故。五是知下结叹云。是知若无般若以心印心。以法即法者。决不能授记作佛耳。
△四示般若流入诸法。文五。初指般若即法界义。
是以般若之法。在华严为一真法界。众艺修之。令入般若波罗密门。
钞。善财先近。遍友一言不示(表法男遍一切处故)。指归众艺童子。唱四十二字陀罗尼门。先阿后茶。表示菩萨。入四十二位贤圣真菩提路。总依般若波罗密法门而修之故。
△二指般若即实相义。
在诸大乘经为实相般若。
钞。如来一代时教。皆依实相为本。离此实相外。无法可酬故。
△三指般若即金刚性。
在此经为金刚般若。
钞。经云。尊者问佛。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等。
△四指般若即觉藏义。
在法华为本源觉藏。觉藏者。即般若义也。
钞。本源者。即真如自性也。觉藏者。即般若智也。是故起信论云。从本以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知识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所少义。故名为如来。亦名如来法身。
论又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差别。如是种种功德。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
△五指般若即涅槃性二。初正示名目。
在涅槃为常住妙性。亦般若义也。
△二引经证成。
故世尊将入潜辉云。我以摩诃般若之力。遍观三界。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离性。毕竟寂灭。同虚空相等。
钞。大觉世尊将入涅槃时。顿示三摩禅那。三摩钵底。反复三次。出定告众云。我以摩诃般若之力至同虚空相等者。以示诸佛如来成道转法轮入涅槃等。皆以般若之力。而成就故。若无般若自性。将何为本耶。
△五名别义同。
是知名虽有异。而妙旨无殊。岂非般若而为诸法之本哉。
△六贤圣同依。
故三贤之所依。十地之所证。十方三世诸佛。皆依般若。故得阿耨菩提者。以一体同观无二法故。
钞。般若既为三世诸佛之母。岂以三贤十地而不依此法之所修哉。故三贤为解行般若。十地为修证般若。诸佛为究竟般若。是以从因至果。无非般若性力而已矣。
△三结。
以上第三会余部文义一科已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悬判疏钞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