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97章 王朝败家子-22-宋徽宗赵佶【1 / 2】

萤火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这些个‘败家子’,说到底还是都‘败’掉了整个国家?”

又是起义,现在起义已经快和亡国绑定了,而且北宋在某种程度上也也和灭亡差不了多少,最后就是同出一脉的南宋续了一波。

难不成真以为衣冠南渡是什么很好听的名声吗?

真正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雷厉风行、势如破竹地打回去、夺回失地,而不是龟缩在江南一隅。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想要太多,又不想去做些实事,只想享受而不‘劳作’,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所以说,在他们这些兢兢业业的人看来,北宋、宋徽宗最后败掉了自己的国家,是很正常、或者说理所当然的一件事。

【但这些也只是宋廷‘内部’的麻烦,而在外面,还有金朝、辽朝虎视眈眈、蠢蠢欲动。

一开始,辽朝才是宋廷和金朝的‘心腹大患’、共同大敌,所以他们也是想要联合抗辽的,在宋朝这边的视角,就是联金抗辽。

或许会有人问,为什么要联合金朝,为什么不自己去打,最好把什么辽朝和金朝都给打败。

——其实这也是有着历史原因的。宋朝是一个很明显的重文轻武的朝代,从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开始,后面的皇帝都在致力于打压武将,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在唐朝末期时,处处是藩镇割据,军阀混乱,他们可以说是清楚地知道了武将权力过大会造成什么影响。

但问题是,过分的打压就会造成失衡。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这也是因为他自己的打仗的才能便很是厉害,但越往后,皇帝们越是“文雅”,没有了才能出众的武将,也没有了皇帝的信任,于是就出现了“重文轻武”的极端现象。

其实每个朝代都或多或少会有些“重文轻武”的现象,毕竟武将也还是在打天下的时候才是最为需要的,至于平时,还是文臣能吏更为有用。但宋朝的“偏向”是过于极端了。当然,这或许也有皇帝害怕武将们再来一次“黄袍加身”的因素在。

好了,我们回归正题,总之,就是在各种因素交织下,宋朝或许不缺武将,但宋朝的武将缺少皇帝的信任,这就很难办了。】

自从之前赵匡胤在议事的小殿内翻脸不认人、处理了他的亲弟弟赵光义,每次被召来一同观看水幕,集思广益思考、商议政事的心腹重臣们都更是紧了紧自己的皮,生怕又出什么幺蛾子。

谁知道,这一次又来了。

——这样直白地说太祖陛下、也就是他们现在的皇帝陛下,那什么“杯酒释兵权”和“黄袍加身”真的好吗?总感觉是把他们陛下的脸面扯下来,丢在了一边。

天女这话说得,好像他们的陛下就没做过什么好事似的。至于什么“阴险小人”,善哉,这可不是他们的想法,不敢想、不敢想。

赵匡胤明显也是黑了脸。

这跟直接说他得位不正有什么区别,不过他也注意到现在是在哪里,他压抑着自己内心不断翻涌的情绪,不管是“黄袍加身”还是“杯酒释兵权”,他自认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现在的重点也不是这个,而是被天女翻来倒去地讲解着的“重文轻武”。

或许是因为有着一丝的害怕吧,但这也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自信,哪怕没有他们,他也能打下燕云十六州。

但后世的皇帝有样学样是怎么回事?天女这话的意思是说因为宋朝过于重文轻武,所以才导致的后患?

他联系了一下天女前后的内容,若有所思。

是因为武将能力不足,才导致对金、对辽的抗击不行吗?

玉不识没有提到,其实宋朝到了后面,败仗是常有的,反倒是胜利不够常见,甚至哪怕胜利了,他们宋朝也还是要“割地赔款”。

若是赵匡胤知道了,说不定还要骂当时的皇帝脑子进水了。

【皇帝昏庸、昏聩,文臣们不得其法,武将们有心无力……种种原因共同酿造了苦果——靖康之难。

其实一开始也只是前面介绍的联金抗辽。

公元1111年、也就是政和元年,郑允中、童贯使辽,辽人马植夜谒童贯献灭辽之策,受到童贯的重视,遂约马植归来,马植到宋首都开封童贯家后,上书给徽宗,献计宋派遣使臣自登州、莱州渡海到辽东与女真结盟,共灭辽朝,可以夺取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是的,燕云十六州是这个宋朝心心念念的疆土,可惜最后也没有能够夺回来,甚至买回来也没有成功。

重和元年马政使金口头表达宋金联合攻辽及燕、云地区归来,金遣散覩等人使宋商议结盟事务。

到了宣和二年,宋朝一方遣赵良嗣、马政先后使金,金亦数次遣使来宋,双方议定夹攻辽朝,辽燕京由宋军攻取,金军进攻辽中京大定府等地,辽亡后燕云地区归宋朝,宋将原纳给辽朝的岁币转给金朝,史称“海上之盟”。】

“不过是与虎谋皮。”刘彻看着天女口中那“宋朝”的做法,淡淡地点评道。

他自认为在打仗一道上没有什么天赋,专人专用,有着卫青这样的大将,为什么要自己上阵?难不成去吃败仗?

但哪怕他是这样自我认为的,也不影响他看出宋朝这“计策”的不靠谱。

还是那句老话,靠山山倒,你想要灭掉辽朝这个威胁,但是自己做不到,那么联系有着共同的敌人的金朝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但在这个前提,是你也需要自身的强大,不然说不准什么时候“你”也成了别人的目标。

而且,宋朝都没有完成彻底的一统,居然也能够被列在天幕上吗?

以及,岁币又是什么?给钱求平安?后世的子孙居然已经没用到这个地步了吗,说难听点就是沦落到成为了别人的钱袋子。

你真的想要一统,依靠别人的力量是没有用的。而且给钱给的这么大方,谁知道在别人的眼里你是个什么形象,谁都可以来打劫一番的软柿子?

【但是,由于宋军腐败,缺乏战斗力,数十万大军两次攻打辽南京,均被辽守军打败,辽南京还是由金军攻占。

最后宋朝每年加付一百万贯钱为代税钱,随同每年的“岁币”交付给金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