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你情我愿【1 / 3】

镶黄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确实,宁卫民说的对,双方合作空间太大了。

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的清水会长在听完宁卫民的话之后,连他本人都觉得宁卫民如此丰富的新闻资源不去从事媒体行业太可惜了。

要知道,宁卫民所就任的公司,及其负责的业务,天然就存在广告投放需要。

而且这些行业的广告还特别适合在潮流杂志上投放。

尤其宁卫民在国际时尚领域的广泛人脉更使得其在获取独家新闻,安排专访方面占有极大便利。

这一切的一切,不但保证了宁卫民接手杂志之后,《平凡panch》本身的生存发展需要。

甚至整个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麾下的杂志都有可能跟着沾光。

毕竟对于那些大牌的法国时尚公司来说,现在的日本已经成为其利润增长最快的市场,单靠一本杂志的广告投放量肯定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那也就是说,宁卫民对任何一家日本杂志出版社来说,无论从广告投放还是提供新闻素材来说,都是米饭班主一样的存在。

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宁卫民的惠文堂书店太小了,他个人又没有相关从业经验。

即使开始涉足杂志出版行业,也根本不可能在出版业务上与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形成竞争关系。

何况宁卫民所表达的经营策略也让人放心。

在杂志的经营上,他不会乱指挥,愿意维持原有的经营体制,没有不切实际的希望,几乎完全依赖现有的杂志社架构。

说白了,他就是看重这边杂志的发行量和原有编辑部的经验,想吃一口现成的。

而他的全部诉求只是在资本上拥有这本杂志,资金上做好保障,在满足自身舆论和宣传需要的同时,也维持原来大部分人的利益和权力。

毫无疑问,这样的兼并与合作,是最受人欢迎的。

那清水达夫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还怎么能够拒绝?

说实话,这个时候清水达夫甚至感到庆幸,幸好宁卫民一开始就通过住友银行来找他谈合作了。

否则要是让宁卫民和集英社、讲谈社合作,那未来肯定会帮助他们的竞争对手有效壮大,对自家杂志形成冲击。

所以他此时的心态也有了一百八十度转向,唯恐自己的回应不够积极,不够热情,会把宁卫民推向他的竞争对手们。

更不可能抱有奇货可居的心理,开出什么离谱的价格来。

于是有了这样的互信基础和相互需要,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随着双方正式磋商开始,几次共同开会讨论之后,合作细节一一确定,这个原本在一开始没有可能的交易,居然真的成功了。

1988年5月2日,双方在住友银行的见证下,正式签订了《平凡panch》的交易合同。

宁卫民以惠文堂书店会长的名义,向住友银行贷款五十五亿,并以三十亿円的价格买下了《平凡panch》的杂志社,并以二十五亿日元资金注入为杂志后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在经营方面,宁卫民除了把杂志名称改版为《雾panch》,还提出了3r战略。

既保留传统、品质和人才。

甚至表示他涉足媒体行业的初衷并非以单纯逐利为目的,未来也不会以逐利为目的,希望杂志可以探索出专属自己的独特文化风格。

而且保证杂志社的规模不会缩减,只会扩编。

这样的“文青”的东家,做出如此财大气粗表示。

深获那些编辑们的青睐,大多数人都感到创作方面的束缚小了,简直让这些老员工们喜出望外。

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也很给力,在他们的大力配合下,私下里对杂志社的重要骨干展开了游说。

最终原属于《平凡panch》原有九十三名员工,除了原社长和副主编,以及两个年龄已经到了退休的员工选择离开,回归本社之外,其余所有人决定全部留下。

就这样,宁卫民实实在在留住了富有经验的人才,几乎全盘接收了这个杂志社。

如此才是他的本意,才算物有所值。

否则人才要是都走了,这个杂志社也就是个空壳罢了,他还有什么用呢?

所以宁卫民也大方的给留下的人涨了工资。

涨幅比日本“春斗”的百分之五标准还要高,涨了百分之十。

尤其他还宣布,今后会在法国设置分部,会轮换派遣愿意出国工作的员工赴法,负责常年采集法国时尚界和影视界的新闻动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