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轻风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眼看夜深了,林泰来就准备散席。
但是陈太监却没有离开的意思,忽然又问:“小小倭国怎么会有那么多白银?三百万两都能赔的出来?”
没别的意思,就是好奇,想多了解一下世界地理知识。
林泰来答道:“倭国虽然地狭民穷,物产不丰,但金银矿山却极其富饶。
比如倭国最大一座银矿名曰石见银山,据说年产白银百万两。”
陈太监在大内身居高位,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但听到“年产百万两的银矿”这个介绍,也吃惊的睁大了眼睛。
难怪不叫银矿,而叫银山!可不就是一座白银山么?
“这个银山在哪里?”陈太监求知欲十足的询问。还是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知道银山距离大明远不远。
林泰来详细的回答说:“石见银山与朝鲜国隔海相望,在倭国各地区里,这里算是距离大明比较近了。
其实大明官军距离银山更近,只需要行军数日,就能抵达石见银山。”
卧槽!陈太监震惊的说:“石见银山周边居然有大明官军?”
林泰来微笑着说:“大珰可曾记得,前几个月大明册封过一个叫小西行长的倭国领主?
此人领地有筑前、筑后、肥前、肥后四个地方,其中筑前位于倭国九州和本州之间的咽喉之处。
我大明负责护卫小西行长的八千官军,就驻扎在筑前。而从筑前出发,数日即可抵达石见银山。”
陈太监久久无语,你林天帅这样部署,绝对是故意的吧?绝对有预谋的吧?
林泰来又说:“倭国不但有银山,金山也很富饶,不过最大的佐渡金山距离有点远。
但九州岛的岛津家领地中,也有非常可观的金山,距离受我大明册封的小西行长很近。
如果从小西行长的领地出发,数日即可抵达金山!”
陈太监下意识的答话说:“这么说来,八千兵马有点少了?”
林泰来解释说:“反正这几年石见银山产量的一半都要赔偿给大明,先不用太着急。
倭国执政丰臣秀吉年老体衰,活不了几年,等他死后倭国必生内乱,到时才是趁虚而入的最好机会,可以事半功倍也。”
陈太监深深叹服,“当初看书,不知国士无双作何解,今日见到林九元,方才明白了。”
林泰来:“”
陈太监你最好是正面评价,不是暗搓搓内涵。
次日林泰来继续从通州出发,半日后抵达东便门外接官亭。
来自朝廷的正式迎接是在这里,至于昨天的陈太监,那是皇帝私人的使者。
迎接队伍由兵部尚书叶梦熊亲自领衔,此外还有礼部、户部、太仆寺的官员,朝廷算是给足了大胜归来的林经略脸面。
叶大司马奉上一首赞颂诗词:“遥传上将临边日,秉钺登坛杀气销。万虏投戈归绝域,三军奏凯彻中朝”
林经略以诗回复曰:“天子今命我,东国讨扶桑。战胜庙算多,杀伐天威张。
平生怀忠义,兵车何煌煌。行行振长策,永令波不扬。”
全文平平无奇,毫无出彩之处,跟在朝鲜国弄的那些诗词的张扬浮夸风格完全不同。
毕竟大明林天帅又变成了朝臣林泰来,天子脚下不能像是在朝鲜国那样肆意妄为了。
诗文开篇就是“天子”,后面又是“忠义”,朝臣们都纷纷感慨,连林泰来都知道要低调了,可见这次功劳太大。
表面礼数结束后,林泰来和兵部尚书叶梦熊并骑而行,边走边说话。
至于外人都被随从隔开了,方便两人说点不便于外传的话。
“近来京中可有什么大事?”林泰来习惯性的问道。
叶梦熊答道:“九元君你又不在京中,能出什么大事?”
林泰来感觉自己被内涵了,但他没有证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